發生中毒事故,救援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前必須戴好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護用品(以防成為新的受害者),必要時也給中毒者戴上,迅速將中毒者從危險環境中轉移到安全、通風的地方。
加強通風,用大量新鮮空氣對工作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沖淡。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應脫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開領口、腰帶,使中毒者能順暢呼吸新鮮空氣;若呼吸已經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則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若心跳、呼吸都停止了,應迅速進行胸外心臟擠壓,同時進行人工呼吸。
對于硫化氫中毒者,在進行人工呼吸前,要用浸透食鹽溶液的棉花或手巾蓋住中毒者的口鼻。
如果是瓦斯或二氧化碳使人窒息,應迅速將中毒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窒息時間較長者,要進行人工呼吸搶救。
如果毒物污染了眼部、皮膚,應立即用水沖洗,對一些能與水發生反應的毒物,要先用棉花、布或紙吸除后,再用水沖洗,以免加重損傷。
在井(地)下發生中毒事故時,地面人員絕對不要盲目下去救助,必須先向下送風,救助人員必須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及時派人報告工地負責人并拔打ll9、110、120電話求救。中毒者被救上來后,應立即抬到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地方進行緊急處理和現場搶救。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和機械傷害急救常識
在建筑業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中,高處墜落傷害事故發生率居第一位,物體打擊和機械傷害也位列五大傷害之一。當人體受到外力傷害時,可能會發生腦震蕩、出血、骨折等,導致傷者休克。救治時,首先要使傷者平臥,腿部抬高,注意保暖和安靜,盡量不要搬動傷者,同時,給傷者吸氧,保持呼吸道暢通.并立即聯系醫生治療。
傷者嚴重骨折時,一定要采取正確的骨折固定方法,固定的材料可以用木棍、木板、硬紙板等,固定材料的長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或不使斷骨錯動為準。
傷者有脊柱或頸部骨折時,不能搬動傷者,應快速聯系醫生,等待攜帶醫療器材的醫護人員來搬運。
抬運傷者,要多人同時緩緩用力平托,運送工具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擔架,不能用枕頭。傷者可能是頸椎骨折的,頭要放正,兩旁用沙袋夾住,不能讓其頭部晃動。
對嚴重出血的傷者,可以使用壓迫止血法現場止血,這種方法適用于頭、頸、四肢動脈血管的臨時止血,即用手或手掌用力壓住比傷口更靠近心臟的動脈跳動處(止血點)。四肢大出血時,應采用止血帶(如橡皮管、紗布、布帶、繩子等)止血。
事故中傷者發生斷肢(指)的,在急救的同時,要保存好斷肢(指),具體方法是:將斷肢(指)用清潔紗布包好,不要用水沖洗,也不要用其他溶液浸泡,若有條件,可將包好的斷肢(指)置于冰塊中,冰塊不能直接接觸斷肢(指),將斷肢(指)隨同傷者一同送往醫院進行修復。
上一篇:什么是施工安全生產原則
下一篇:煤礦安全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