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不僅涉及到企業的效益,還涉及到企業的的聲譽和形象。可以說,安全生產是一個企業具有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是非常嚴峻的,企業的火災爆炸事故、人身傷害事故屢屢發生,重特大事故觸目驚心,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
筆者認為,要解決我國企業安全生產存在的這些實際問題,就必須弘揚企業的安全文化,它是規范人的安全行為的重要途徑。
所謂安全文化,是指人類追求自身健康、肌體不受傷害、財產不受損失的知識、觀念、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它的終極目標是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使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形成一種自覺的安全行為。值得指出的是:這里所謂的“安全文化”不單是指職工的安全知識提高,更是指職工對待安全科學的態度;不單是指企業安全管理活動產生的成果,還包括管理方式及其體現出來的安全行為準則;不單指企業有序的安全生產環境,更是指產生這種環境的感情基礎;不單指企業領導作出的安全決策,更是指這種決策折射出的領導者信仰的安全哲學;不單指事故率及損失率的下降,更是指對待這種下降的心理態勢……
安全管理,實際上就是對人的管理,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質特征。要管好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簡單粗暴的命令和跟蹤監督方式,而是要充分運用文化的影響去實現,而企業安全文化就能提供職工安全生產的思維框架、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規范職工生產中的安全行為,使職工在自學自律中以正確的方式行事,從而對安全生產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
如何弘揚企業的安全文化呢?
依據安全文化的個性特征,可分別從企業工人、生產班組、管理人員和決策領導人員四個不同層次進行。但一般說來,企業的決策層是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只有他們具備較高的安全文化素質,能將安全責任貫穿于生產經營決策和組織管理的全過程。由此可見,企業決策層的安全文化素質不僅直接影響其他三個層次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而且影響整個企業的安全生產質量。因此,弘揚企業安全文化,首先必須提高企業決策層的安全文化素質。就此,筆者有幾點建議:
1)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領導人員真正具備了這種意識,企業才能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到實處,發自內心地關心職工的疾苦,改善惡劣的勞動條件;才能加強安全管理,采用先進的安全科學技術,提高安全防護能力。對于貫徹安全法規制度,凡要求下屬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要求,身體力行。
2)培養高超的安全管理能力。企業決策層特別是“法人代表”,要真正負起“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深入實際,實事求是地抓好安全工作,主要應做到: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經營的同時,必須同時納入安全工作內容,在安全生產問題上正確運用決定權、否決權、獎懲權,在機構、人員、資金、執法上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條件。
3)學習安全法規和安全技術。企業決策層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安全法規和安全技術素質,認真學習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安全法規文件和有關安全技術知識,以及事故發生發展的自身規律,能夠做到“用先進的典型引導人,用各類事故警戒人,用規章制度規范人,用言傳身教感化人”。
4)保持求實的工作作風。針對當前有些領導口頭上重視安全,實際上忽視安全的傾向(即所謂“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要求企業領導對待安全工作要提倡真抓實干,反對敷衍塞責;提倡身體力行,反對辦事拖拉;提倡求真務實,反對弄虛作假。
創造企業安全文化,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從根本上扭轉安全生產被動局面的有效措施。現代企業只有建立起這樣一種安全文化氛圍,才能形成企業安全生產的穩定局面,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提高企業安全度,從而實現企業持續安全生產的目的,促進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上一篇:現代社會的安全文化觀念
下一篇: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