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1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王顯政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代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首次提出了要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安全生產理論體系。這是在當前要突出推進五項創新中,第一項安全生產思想觀念和創新中的主要內容。確立“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和“科技興安”、“依法行政”等思想觀。“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手段的創新”、“安全科技創新”、“安全文化和創新”都離不開思想觀念的創新,更離不開具有中國特色安全生產理論體系的建立。或者說它們都是中國特色安全生產理論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或是一個子體系(子系統)。所以一定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步創建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安全生產理論體系。
一、安全生產理論創新的有利因素和存在問題
建國50多年來,安全生產工作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改革開放25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安全生產理論創新打下了扎實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反過來也對上層建筑,包括政府監管、公共管理和指導思想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有了一支安全生產理論研究的隊伍
安全生產科學研究、有關安全生產的教育師資隊伍,一批安全生產老的專家隊伍和改革開放以來培訓出有關安全方面碩士、博士,使理論研究的隊伍實力有所增強。
2.消化吸收了國外安全的理論和做法
近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引進不少安全方面的理論和做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以及其他風險管理、HSE管理等,對提升企業的安全健康水平起到了持續改進的作用。
各級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不少企業、研究機構和學校每年都派出了出國考察人員、培訓人員或是訪問學者,能了解到國外安全生產工作和理論方面的大量信息。
3.由于經濟發展,引進了新的技術裝備和先進的管理方法
國內的大型國有企業引進了新的安全設備和先進安全管理方法。也有的與國外合資,引進設備和國外管理軟件,改變了企業的面貌,其中也有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產新的理念。
一些發達國家企業在我國開設了工廠或公司,直接把世界一流的技術和管理,放在我們的面前,不用出國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世界一流企業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例如:杜邦、拜耳、巴斯夫、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等。
4.國內安全生產理論界研討的機會和學術論文發表的雜志及篇幅尚顯不足
我國安全生產理論和學術界研討的機會雖有一些,但學術上爭鳴和進一步探討尚不足。一來研討時間太短,另外是相互尚未形成討論的習慣。特別是提出意見的習慣。二來是目前理論探討的雜志或網站不多,加上安全專業理論刊物的版面費難以承受,有些安全或勞動保護專業雜志,由于粥少僧多,雜志又有中心議題,難以應付如此廣大讀者的投稿。
5.安全生產基本理論所涉及的名詞、術語不規范,不標準,所涉及范圍、定義界定不清
首先是我們國內學術界、理論界和政府部門間怎么來統一;其次與兩岸三地之間的交流中,還有使用中文(漢語)的名詞、術語涉及范圍、定義的統一;與國際勞工組織和世界多數國家之間相互之間統計、信息交流、名詞、術語的統一;以及所涉及范圍、定義界定不清、討論問題各說各的,實現上內容不統一,根本無法進行比較,所得的結論也難以使人信服。例如:常說的職業安全、勞動安全、生產安全、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傷亡事故、安全事故等。
二、安全生產理論創新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1.要研究國際上安全生產理論和觀念、觀點
要創新首先要了解世界安全生產理論的動態,不要思考了半天提出的觀點,與別人早已提出的觀點是如此類同或相似。特別注意別人已經過時或者是在理論升級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的說法。研究國外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其相應出現的安全生產理論和理念。
基于當前已很少看到國內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專業雜志及時從國外期刊和論文的翻譯稿,一種可能是我國安全生產的專業工作者,外語水平近期有大的提高,可以直接閱讀。另一種可能是不被譯者、讀者和編輯們所看好。所以建議要加大對國際上安全生產理論和理念、觀點的翻譯、研究工作力度,希望出現一批譯文和研究論文。
2.要研究建立“中國特色”的安全理論體系與安全理論的“國際通則”之間關系
要建立“中國特色”——是具有“特有”、“特殊”、“特定”之“特”,是體現對中國特殊國情的強調,也是很大程度上針對權力過分集中的“傳統社會主義”模式。個人理解應是針對中國國情和“三個代表”所體現出的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又參加了很多國際組織,也簽訂了不少國際有關安全健康的公約。也會受到這些公約制訂過程中,所涉及安全理論的“國際通則”。這兩者看起來相悖,實為相通。從宏觀上考察與把握它們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實行開放,要借鑒國外先進的研究成果,遵循安全生產的基本規律和原則。筆者認為應加以進一步探討,將兩者能更好互融、互通。
3.充分利用勞動保護學會,組織專家分工負責總結國內經驗,逐步建立安全生產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索
利用學會人才匯集,連接科、工、貿、學、政(府)等各個方面,學會又有各種專業委員會,可以承擔各種任務,包括安全生產科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例如:安全的專項整治和長治久安的關系,安全大檢查與日常安全管理的關系,對大型企業的監管與對中小企業監管的位置的擺法……。在中國特定的時期內,在初級階段安全生產的政策研究等。
4.建議創辦一個安全生產理論性刊物或建立安全生產理論網站
要解決安全生產有關理論性、政論性文章的出版問題和多數安全網站缺少內容問題,形成安全生產理論文章的百家爭鳴氣氛和活躍的學術空氣,能各講各的觀點和依據。改變當前安全學術性刊物按上面規定不能登廣告,只允許收版面費維持。一般安全生產專業刊物稿受版面少,只能有選擇的刊登,難以形成爭鳴的氣氛。有些文章就由于種種原因難以出臺,有些文章經常可見。所以建議辦一個安全生產理論性刊物和建立安全生產理論網站,供學術討論之用。另有一個方案,允許安全學術刊物能登廣告,像世界大多數安全學術雜志一樣,搞夾心餅干式,雜志的前、后面是廣告中間幾十頁是學術內容。以廣告養刊物,只要滿足一個條件:保證安全理論和學術論文的質量,這也可以在出現了更多的安全生產理論性文章中,能夠好中選優。
5.建議成立安全生產專業名詞、術語編輯或編撰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就當前的安全生產有關的名詞、術語及其定義(含義)作一定規范或作為名詞、術語及其定義(含義)的標準草案,報有關審批機關批準。要建立安全生產基礎理論和安全生產理論體系,這是最基本的標準或規范。
6.要鼓勵各方面的專家,要靜下心來,一個專題或一事一議,不可能馬上有一整套的安全生產理論文章或者說安全生產理論體系會出現。要去除急躁情緒,要不怕板凳能坐十年人,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不論是單位和個人都需要發揚獨創精神,努力來做好這件具有開創性,又關系到將來安全生產工作的發展的事。
7.既然看到建立安全生產理論體系具有長期性,為此建議首先要制訂一個中期規劃和近期計劃,把它能納入“十五”后期計劃和“十一五”規劃。
建議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有關部門或機構,要根據規劃、計劃加強資源配置工作,特別是人力資源的配置和科研經費的配置工作。翻譯國外安全方面理論或理念等方面,要做好情報收集和選擇翻譯和編寫的組織工作。避免一篇原著重復翻譯,或有的文章沒人翻譯的現象。安全生產理論探索和研究項目,長期的可一次中標,分年撥給經費。短期項目中標后,采用先撥后用或先用后撥辦法并舉。使同樣錢發揮不同的作用。
作者單位: 上海市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 高工
下一篇:安全文化是人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