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執行文化
2005-02-23
來源:《新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企業文化應是為企業價值觀服務的文化,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戴爾公司是“要樹立注重效益的公司文化”;英特爾公司的價值觀明確規定:客戶至上、紀律嚴格、質量為本、冒險精神、良好的工作環境、注重結果。科洛格公司面對變化時積極應變,主動變革公司的經營模式。接納現實,棄舊圖新,根據市場情況,重新定位自己,最終取得了勝利。相反,零售商A&P公司無視現實環境的變化,也拒絕做出改變,使得公司舊模式與現實世界脫節得日益嚴重。
執行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從根本上講,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成員所共享的價值觀念,信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企業文化體現在生產、管理、經營的全過程。企業要不斷地建立新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其最終的競爭力在于企業的學習能力和將其迅速轉化為行動的能力。只有執行力才能使企業創造出實質的價值,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公司構想的運營目標再偉大,也要有人將它實踐出來,這一切靠的就是“執行力”。執行力是一整套行為和技術體系。每個人更注重實質性的內容,而不是走過場。將執行力融入企業文化中,企業的強盛需要一大批執行型的各級管理者,需要全員的執行理念。“決定成敗的不是目標,而是措施”,企業管理最大的黑洞是沒有執行力。換句話說,執行力才是決定企業成敗的最重要的因素。
安全文化是執行文化
企業以效益為中心,安全為基礎。但是當效益與安全發生沖突時,效益就要服從于和服務于安全,安全第一。不能以生命為代價去換取眼前的利益。安全生產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企業的安全文化應該反映企業的價值觀念,信念和行為規范。安全文化也是執行的文化,具體地說就是:規范管理、標準作業、遵章守紀、獎懲分明。“教育使其不為,制度使其不能,獎勵使其不怠,嚴懲使其不敢”。達到風險共擔、互相監督、教育激勵、共同負責。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要不斷的努力融入這些理念,通過扎實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貫徹執行,才能收到實效。
首先應該從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入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機制。企業應該從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入手,建立《安全生產獎懲規定》;實施對安全生產出了事故或者因企業管理混亂而發生了一系列不安全事件的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給以“黃牌警告”的制度;實施對企業主要領導“三項責任制”(經營、安全、廉政)的考核。健全安全生產監察機制,對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不安全事件都進行認真的調查分析,落實責任,做到“四不放過”。促進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此外,建立科學規范的生產管理體系。制度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的必然要求,企業應該明確規定各個部門的管理關系和各級人員的責任,強化生產管理體系和監督體系。建立生產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生產的全過程控制。推進規范化管理,標準化作業,規范作業人員的工作程序和作業行為。提高設備的管理和健康水平,搞好設備評估,掌握設備狀況,加強設備檢修、改造和更新,
再者,應建立以車間班組個人為主體自覺開展“反三違”工作的機制。目前,不少單位的“反違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活動開展得不扎實,講的多,做得少,停留在一般號召上。有一些單位違章現象還比較普遍,為安全生產留下了隱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遏止現場的違章行為,提高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既要有章可循,嚴格管理,也要有獎有罰,逐步完善“反違章”工作常態機制。
辦成一件事情,不是發一份文件,開一次會就能辦成的。這是一個布置、督查、整改、再督查、再整改、逐步完善的過程。在企業管理上,要辦成一件事情,要想一個制度變成企業各單位,直到車間班組及個人的實際行動,往往要花幾年的時間和不懈的努力。企業不論是建立科學規范的生產管理體系,還是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落到實處”,說到底靠的就是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