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與環保文化
2007-07-0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企業安全文明生產與環境保護
隨著科技進步和工業的現代化,在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工業企業也產生了廢水、廢氣、廢渣(即三廢),這已成為公害,影響了人類生活及生存,破壞著自然環境和地球的生態平衡。工業廢物的排放也成為企業安全文明生產的難題,成為企業環境保護的難題,成了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大事。這也是企業安全文化和企業環保文化的重要內容。
大自然在向人類呼吁:工業(企業)向人民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的同時必須保護環境,否則人類將會受到懲罰,而且是災難性的。當代工業(企業)的“綠色設計”是指設計出的產品應安全、無害、可拆卸、分解,零部件翻新、重復使用。這樣,既保護了環境。也避免了資源浪費。“綠色設計”的法規首先在德國得到了確立。環保文化包含了綠色設計、綠色產品、綠色生產、恢復自然綠色的本性,也包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類安全健康的生存。
2.企業安全文化與企業環保文化的實質
我國的城市工業化,鄉鎮城市化,隨著工業發展帶來了社會安全和環境保護問題,例如:工業“三廢”的災難以及噪聲、放射物、化學毒物、油污、煙氣等擾民害民問題。從安全文化和安全科學的角度考慮,工業災害源嚴重地危害職工的安全與健康,嚴重影響、破壞了人類生產、生活、生存的環境;從安全文化建設的角度考慮,工業生產必須要遵守人類安全的倫理、道德,安全與健康標準及安全行為規范。要依靠安全科學技術來解決工業“三廢”對環境污染的問題,這就要求倡導和弘揚企業安全文化,推動環保文化,而其內在的聯系就是保護人的安全和健康,保護人與環境的和諧。從安全科學的觀點考慮,把不安全因素盡可能消除在發生事故或危害之前,是企業和職工的責任,能否預測、預報和控制事故的能力也是安全文化素質高低的體現。安全和環保是企業的兩項艱巨的任務,企業安全文化要求企業做到安全生產。同時不施害、不污染,向社會提供綠色產品,這也是環保文化、安全文化、質量文化所追求且共有的。可以說企業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的基礎,也是企業環保的重要基礎,其實質都是保護人民的安全與健康,推動社會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企業安全與環保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基礎
站在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人們意識到全球環境惡化,資源破壞,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安全已成為國際性的難題。由非官方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并頒布的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IS014004(環境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撐技術通用指南)、IS014010(環境審核——通過原則)、IS014011(環境審核——審核程序、質量審核程序指南)、IS014012(環境審核員資格要求),一出臺就受到工業界的關注及眾多成員國的支持。由于各國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自然界遭破壞而對人類的報復的親身感受,各國都積極地協調人類的行動,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生產、生活的自然環境的安全,ISOI.4000系列標準及()SHMS(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系列標準,使人類的活動和行為朝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最終目標是實現保護人類的身心安全與健康,保護人類賴以生存自然環境,推進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安全文化及環境文化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