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全力推進煤礦安全文化建設

2009-07-17   來源:開灤集團公司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班組是煤炭企業最基本、最基層的組織單元,它不僅是完成任務的實體,同時也是孕育企業文化的細胞。班組安全生產工作搞得好與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效益、企業形象及生存競爭力等諸多方面;同時,班組安全文化也最終影響著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實效與成敗。在安全文化建設實踐中,開灤集團從理念灌注、硬件建設、行為養成、制度整合四個方面著手,堅持從班組這個企業基本單元抓起,做實安全文化,提升了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整體水平。

   理念灌注為先導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也是指導安全生產的信條。理念引領在企業安全工作中具有導向行為、凝聚力量、調適心態等功能。只有建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才能產生正確的安全心態,才能保證行為安全。在安全工作的理性研究和員工安全心態的建樹過程中,通過“自上而下的引導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對員工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行為特征、心理動因進行系統地梳理、提煉、整合,最終形成了由安全目標、安全價值觀、安全誓詞、安全防范理念、安全協作理念、安全操作理念構成的安全理念系統。為將企業安全理念倡導與滲透到各個安全生產、安全管理的全過程、全要素之中,與員工的所想所盼產生共鳴,實踐中他們抓好理念引領的四個環節:一是準確詮釋理念。用生動、深刻、簡潔的語言詮釋理念內涵和其中的規律,便于員工認知、掌握。二是廣泛宣灌理念。除了利用廣播、電視、牌板、燈箱、宣傳欄等各種媒介進行理念傳播外,借助有效的班組安全文化活動載體,通過動員全班人人講身邊的人、寫身邊的事、開展安全征文、安全演講、生命價值研討等形式,不斷由淺入深闡釋安全理念,最終使“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生命只有一次,遵章守規是保護神”的價值觀內化于員工心靈深處,成為員工的最高行為準則,從而生成強烈的目標感和實現欲,發自內心的搞好安全生產。三是理念的延伸與開發。發動員工從工作實踐出發,總結提煉具有行業特色和崗位特點的具體理念、崗位銘言、警句,形成上下貫通的理念體系,使企業理念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得到貫徹執行。

   硬件建設為基礎

   硬件是指企業為預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種安全設施以及工作環境。安全工作的物化形態,主要表現為生產作業環境、工藝設備、管理機構、安全設施等,它是安全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也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開灤集團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觀,每年投入巨資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2005年,安全投入資金達到5.3963億元。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務院特別規定及5個配套辦法規定,以防止重大事故為重點,深入開展了一通三防、機電運輸、防治水、地面防火防爆、危險化學品、供用電、鐵路運輸等多個專業的安全專項整治。對每一項整治工程,都明確專人負責,倒排工期,使一大批不符合現行安全法律法規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對各煤礦安全監測設備全部加裝了故障閉鎖功能;全部更換了新型礦燈49340盞;解決采區變電硐室無獨立通風系統問題62處,采區沒有專用回風巷問題 14處;更換非煤安標志設備20000臺套;制定30048臺套大型設備限期更換計劃;更換了60臺蓄電池機車;建立和整合了1個煤礦二級、1個非煤三級,4個煤礦三級、6個煤礦四級安全培訓基地,井下區科安全教育培訓課件化和多媒體電化教學得到普及應用,地面生產經營單位70%以上的區科、車間配備了多媒體電化教學設備。全面的事故隱患排查和可靠的資金投入,為安全文化建設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礎和良好的物化環境。

   生產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提高安全生產硬件建設水平的另一重要方面。通過持續不斷的生產工藝改進和技術裝備升級,目前全集團公司有9個礦井實現高產高效,有12個采煤隊達到年產百萬噸,其中有3個隊達到200萬噸水平;原煤效率同比提高了11.03%,達到了 7.46噸/工,機械化和綜采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93.16%和89.91%。生產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水平的大幅提高,為改善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他們努力提高生產組織水平,在班組內部推行市場化管理,在各道工序之間建立起相互聯接的內部市場價值鏈,使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工藝流程與操作環節等要素實現最佳組合,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了每名員工創造價值的積極性,為安全生產提供了合理的組織、流程保證。

   行為養成為主線

   規范班組成員安全行為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環節,也是始終貫穿煤礦文化建設的一條主線。安全理念最終要落實到行為、行動中,才能真正產生實際效果,使員工的安全行為從隨意到規范,從被動到主動,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不習慣到習慣成自然。員工的行為養成,就是按照崗位操作流程,進行工序分解,制定詳細具體的安全操作標準,并通過科學規范的養成訓練,使之逐步落實到崗位操作中,形成行為習慣的過程。塑造員工的行為舉止,必須扭轉員工在特殊環境中形成的粗拉、湊合、馬虎、應付的行為習慣,使員工在煤炭開采中始終滲透著良好的心理、作風和行為。在實踐中,他們總結運用了五種行為養成訓練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一是系統培訓。即采取集中辦班、系統講解、專題輔導等形式,組織員工對規范標準進行系統的學習培訓和考試,使員工熟記安全理念,明確行為禁忌、行為準則,掌握操作標準,經考核測試成績合格方能上崗。二是模擬演練。即利用多媒體課件和電視教學片和圖解示例的形式,分工種制作工序化操作流程演示片,對每個工種每道工序的操作方法、要領和安全要求進行直觀的動作演示,進行強化記憶,推進員工規范操作行為的養成。三是示范引領。主要是選拔優秀的現場班組長、工人技師作為“教練員”,對本班組員工進行訓練。同時采取現場觀摩的形式,組織員工對管理規范、操作規范落實較好的區域和崗位進行現場參觀學習,并對操作的重點步驟和關鍵環節進行現場實際演示。四是行為糾偏。即以規范標準為參照,以員工自查與互查、單位自查等形式,查糾明顯違章違紀行為、不規范操作行為和管理行為,制定糾偏措施對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五是競技比武。即按照各工種工序化標準的要求,分層次組織開展行為規范競技比武,選樹和表彰行為規范狀元和規范標兵,以激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行為養成。通過系統的行為養成訓練,員工規范操作的意識明顯得到增強,現場管理秩序得到優化,推動了生產經營工作。

   制度整合為樞紐

   將企業倡導的安全價值觀轉變為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即實現“文化的制度化”,是把安全理念物化為行為規范的“樞紐”。它決定著建設安全文化的成敗。在總結以往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他們大力推廣應用了安全文化教育的“八大模式”,有力地促進了班組安全文化活動和思想教育的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建立起了安全文化教育的長效機制。這八大模式是:大眾傳媒的宣傳引導,典型案例的反思教育,安全為天的文化熏陶,寓教于樂的活動氛圍,見微知著的心理調適,以情感人的親情管理,警鐘長鳴的安全警示,“六員一防”的群防機制。并嚴格按照安全文化教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量化考核細則,對各單位安全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考核。

   整合班組崗位的操作標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最基本的環節和最終落腳點。按照安全理念的要求,他們總結形成了一整套 “精細管理、雙向控制(簡稱RMDC)管理法”。對生產現場的每個人、每一天、每件事、每一處(簡稱“4E”)制定員工崗位工作標準和管理者走動式管理標準,實施精細、準確、嚴格、規范的管理。建立了“四個一”的考核載體(一賬、一本、一欄、一網),運用員工勞動“績效考核臺賬”,記錄員工勞動績效評價結果和排序;運用管理人員“現場巡查記錄本”,考察巡查人員的履職情況;運用員工勞動“績效考核欄”,公開勞動績效考核的結果;運用“計算機局域網”,使員工勞動績效考核結果與分配管理實現緊密銜接。員工工作標準和“6S”行為規范,共同構成了 “精細管理,雙向控制”的基本內容,集中回答了員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現場管理者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實現了全過程、全要素管理。新管理法的推行,為建設企業安全文化搭建起了堅實的制度平臺,大大降低了現場管理過程中的協調成本。

   由于在實踐中堅持了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理念,牢牢的扭住了班組這個基本單元,遵循了安全文化建設的科學規律,集團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思維表現出“安全第一”、“我要安全”等特征,行為方式也呈現出 “自覺遵章守紀”、“主動追求安全”等趨勢,企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率同比下降了21%,上半年百萬噸死亡率為0.14,創出安全生產最好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英吉沙县| 延吉市| 方正县| 惠安县| 治多县| 寿宁县| 资中县| 伊金霍洛旗| 宁国市| 巴南区| 丁青县| 嘉义县| 海兴县| 清丰县| 宝鸡市| 凉山| 河曲县| 白城市| 平和县| 伊春市| 固镇县| 舟山市| 监利县| 三台县| 腾冲县| 营山县| 寿光市| 常熟市| 滨海县| 绍兴市| 虎林市| 财经| 罗城| 永胜县| 淮阳县| 霍邱县| 神木县| 江油市| 侯马市|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