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煤礦一年實現安全生產,靠的是運氣;二至三年連續安全生產,靠的是管理;實現五年以上安全生產,就得靠企業的文化建設”。這是河北省峰峰集團有限公司小屯礦礦長高武的精辟之言。
如今,小屯礦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已經成為中國煤炭行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動縮影。記者近日來到這里,捕捉到了該礦在構筑安全文化方面的一些精彩鏡頭。
鏡頭一 有趣又有用的“手指口述”
“確認機組附近的頂板支護完好、兩幫無片幫煤,確認完畢,亞克西!”
“確認機組開關已停電、閉鎖、掛,確認完畢,亞克西!”
“確認機組滾筒離合器已打開,滾筒已摘下,確認完畢,亞克西!”
“確認機組工作地點的支柱已栓牢,確認完畢,亞克西!”
“確認機組周圍20m范圍內瓦斯不超限,確認完畢,亞克西!”
……
開始工作前,一名普通的采煤機司機一邊用手指著,嘴里一邊大聲確認著。
剛到小屯礦的人,往往會被這一幕所吸引。在這里,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進行“風險預控手指口述”。
“實際上,手指口述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集市上賣雞蛋的一五、一十算雞蛋的方法就是手指口述。”“風險預控手指口述”是2004年高礦長受日本人“手口示意”工作法的啟發首創的。職工們從“喲西”、“OK”、“亞克西”中選擇了“亞克西”作為確認語,全礦職工鼓掌一致同意。
“剛開始練時很多職工都笑,覺得麻煩,認為是一種形式,別的礦的人也說小屯礦發神經病了。一些工人為了不被抽查,不坐車,偷偷下井。”后來在礦領導、安監部門的宣傳引導下,職工們慢慢意識到“手指口述”對自身安全的好處,開始自覺地學習。
一位叫蘇良中的老工人53歲了,是個文盲,開始時總記不住。他就先把有關資料用錄音機錄下來,跟著錄音機背,現在已經會背會用了。現在,小屯礦的干部、員工人人都會背、會用“手指口述”。
鏡頭二“三違罰款送紅包”
小屯礦實施了安全親情化管理八法,即:“三違罰款送紅包”法、“安全全面預算”法、現場“五單”示范教練法、“安全隱患預罰”法、“安全獎金預發”法、群體安全風險激勵法、“三五”超前教育法和“識人、用人、會管理”法。
所謂“三違罰款送紅包”法,就是對一般性“違規”給予批評教育、當場指正,扣分不罰款;對構成“三違”的扣分加罰款,但對罰款采取給其妻子“送紅包”的形式,以求得家屬的幫助和支持,動員其妻子進行“枕頭風”教育;第二次“三違”或累計扣分達50分者,加倍扣分罰款,罰款采取給其父母送“紅包”的形式進行家庭嚴教;若再次“三違”,就要依法“吊銷執照”,解除勞動關系。
當工作人員把“三違”的全額罰款以“紅包”的形式送到“三違”家屬手中時,家屬們都很激動。
“礦上不是為了罰款而罰款,而是真心實意為了職工的安全在執行制度,礦上為了職工的安全真是把心操到家了。我一定嚴厲說服丈夫千萬不要再違章,再違章對不起領導,俺也丟不起這個人。俺要領導送紅花,不要領導送‘紅包’。”家屬們紛紛表示。
鏡頭三 不怕礦長批評就怕一起下井
從十三四歲就下井“拉轱轆”,當過掘進工、組長、隊長、綜掘區區長、開掘副礦長,直至擔任峰峰集團小屯礦黨委書記、礦長,長期在煤礦摸爬滾打的高武對“安全”二字有著自己的理解。
高武說:“當礦工大如天的事就是安全,當礦長就得把礦工安全看得高于一切,把礦工勞動的艱辛、生活冷暖時刻掛在心頭。”
70年代初,初中畢業的高武從14歲就下礦井,在私營煤礦干過半年“拉轱轆”。之后,他來到峰峰礦務局的羊渠河礦當礦工。“我當礦工時安全知識沒人教,連同是礦工的父親也沒有教我”。
“當工人就得聽組長的,當時的組長下井后就讓大家先睡覺,還號召大家違章‘扒罐’(在井下扒拉煤的罐車)。”高武說,“當新工時組長這些違章指揮,讓我記一輩子,我當時就下決心,我以后哪怕管一個人,也決不讓他違章。”
在小屯礦,中層干部們不怕高武的批評,就怕和他一起下井。高武每個月下井一般在13天左右,但他的下井和別人不同,總是選在凌晨時間下井,“這個時候是礦工們最容易精力不集中的時候,也是事故的多發時段”,高武說。
這還不算,每次下井,不少于8個小時,至少要在井下轉三個不同的作業區,每個作業區最少檢查3到5個人的操作是否規范。不規范的,他就手把手地教,三個作業區轉下來,已是中午。“今年我們的一個延伸工程來回近10公里,光兩個坡就有1000多米,50多歲的高礦長親自到現場進行檢查,全部靠徒步。”小屯礦安檢科科長索書科告訴記者。
鏡頭四 生產警句隨處可見
閑暇之余,礦長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琢磨安全生產警句:查找問題是責任,發現問題是水平,處理問題是關鍵,解決問題是政績;管不好安全不稱職,保不了安全就換人……高武還親自動筆撰寫了《安全長效座右銘》,作詞譜寫了企業安全之歌:《安全三步曲》,主持編寫了《小屯礦安全文化手冊》、《安全警句》等小屯礦安全文化叢書。他的這個“習慣”也正逐漸影響著每一名礦工。
在小屯礦企業安全文化長廊里,由礦工自己編寫的安全警句隨處可見:“為了不讓你的愛人流淚,不讓你的親人痛苦,請您珍惜自己的生命”;“幸福是安全開出的花,悲劇是違章結出的果”;“一人盡責一處安,人人盡責處處安”;“任務完成是逗號,安全搞不好是難以涂改的句號”……
還有一家三代寫的:爺爺———我在礦山三十秋,安安全全到退休;而今皺紋滿額頭,子安孫全福增壽。爸爸———上有老來下有小,不安全了不得了;立足崗位做貢獻,安全生產當模范。孫子———長輩囑托記心上,細心操心保安全;遵章守紀學技術,我把青春獻礦山。
鏡頭五 以曹占普事故案例為鏡看得失
小屯礦經常利用廣播、板報和知識競賽、報告演講等形式,對企業安全文化理念進行廣泛宣傳。在一次演講中,機電科職工靳國棟的《以曹占普事故案例為鏡看得失》在職工引起了強烈反響。以下是從中摘取的幾段:
“我們煤礦行業是高危行業,沒有安全的保證就無法正常生產,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這句話說明了安全的分量有多么重。我們為什么要安全?因為安全不僅可以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身體的健康,還可以給我們帶來全家歡聚一堂的天倫之樂、幸福和諧。”
“記得6年前,我礦開拓區職工曹占普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一場橫禍打破了他的幸福家庭夢,小小的企求即刻間化成了泡影。那是2002年的8月19日早班,曹占普和工友們忙碌著往道上釘道釘。占普蹲在道的左側釘道釘,背對著左邦的煤巖體,由于煤體松軟,從左邦煤體上片下厚度為150毫米、長度為600毫米、寬度為500毫米的煤,部分煤體重重地砸在了曹占普的后腰上,使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覺,兩腿不能動。經搶救,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因腰脊椎骨折致使終身癱瘓。經礦調度室分析,這起重傷事故是由于曹占普本人在釘道釘時自己的站位不對,違章蠻干,自主保安意識淡薄,沒有及時敲邦問頂是導致這起重傷事故直接原因。”
“為了進一步了解曹占普工友的傷情,我受礦領導委托,陪同曹占普的妻子于2008年的1月14日趕往北京積水潭醫院。在臨行之前,我見到了專門趕來送我們上車的曹占普的父親和兩個孩子。我向曹占普的父親詢問占普出工傷后給家庭帶來了什么?老實巴交的大爺說:‘想想吧,還能有什么,除了傷害就是痛苦。我的老伴因占普出工傷的事在悲痛中早早過世了,我也患上了心臟病、高血壓,有一只手臂還麻木,兩個孫子孫女上學沒人照顧。都說養兒防老,我這是防的什么老呀?’說完大爺低下了頭。當我們坐上車準備離開礦上時,占普的兩個孩子哭著喊著不讓媽媽走,因為孩子們知道媽媽這次去北京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兩個孩子在家又要過沒有父母照顧的生活了。這種悲痛的喊聲讓我們在場的人感到一陣陣辛酸。”
“同志們,安全是我們自己的,工作前和工作過程中,一定要進行風險預控手指口述安全確認,為了保護自身安全,為了不在發生類似曹占譜一樣的悲劇事故,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子女的健康成長,為了孝敬父母,就讓我們時刻確認,保證安全,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
上一篇:國外安全文化建設的做法
下一篇:企業橫向亞文化之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