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主要領導叮囑走馬上任的華電四川發電有限公司宜賓分公司(原宜賓發電總廠)總經理張讓廣:“基層發電企業,安全生產任重道遠啊”。
2009年1月,還是北京。中國華電集團公司2009年工作會議上,張讓廣總經理在榮獲“2008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的同時,捧回了“2008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獎牌。這是宜賓分公司第一次獲此殊榮。
兩年間,宜賓分公司還榮獲華電四川公司2008年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無違章企業、2007-2008年度安全文明生產標準化達標企業,并在四川公司2009年安全工作會上作無違章企業創建經驗交流。
兩年,730天。是什么力量使這個企業的安全生產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2007年5月,張讓廣總經理在豆壩電廠#4機組大修現場創新提出“安全無事故、業績90分”的安全文化理念,忽如一夜春風,在公司干部員工心目中深深扎根,并自覺付諸于行動。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體制機制責任制”
安全,萬事的起點和根本。
“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健全體制、創新機制、落實責任制”,張總的話擲地有聲,剛勁有力。
一系列的舉措出臺了:
著力健全體制。形成安質部主抓安全,人資部通過年度績效考核辦法介入安全管理,全方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該公司巧借實施年度績效考核辦法,實現單位和員工安全業績與年度績效考評等次掛鉤。在公司年度績效考評各項業績指標中,安全業績權重最大,實行“一票否決”,有效地在績效考評中落實了“安全無事故、業績90分”理念。通過制定單位和員工安全業績與年度績效考評掛鉤考核的硬指標,保證了安全業績“一票否決制”的落實。該公司年度績效考評,是單位和員工當年綜合業績的整體評定,不僅事關績效工資,還是評優評先、崗級崗位晉升的重要依據。各單位、各部門和員工都非常在意和看重年度績效考評等級。安全業績與年度績效考評掛鉤制度,猶如一名如影隨形的貼身安全監察人員,時時、事事、處處提醒、督促員工注意安全。
大膽創新機制。實行專兼職安全監察人員浮動崗級,提高安監人員待遇;把單位的安全指標與安全監察人員待遇掛鉤,有力調動安全監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完善《月度安全績效管理獎懲辦法》,調增全員安全風險獎比例,實現安全風險獎向生產一線、向臟、難、險、重崗位傾斜;實施安全監察人員動態管理制度。如果說提高待遇可以增強動力,那么崗位動態管理則是另一種“動力”。業績不佳、無所作為,就要受到考核和調整;敢抓敢管、守土有功,付出就有回報。近兩年,經過多次公開招聘,業績考評,公司安監人員調整、交流了10余人,一批責任心強、敢抓敢管的人員充實到安監隊伍。
僅有人顯然是不夠的,還要實現人的責任與能力向提高企業安全可靠性的轉變。實施安全管理效能評價考核辦法,建立安全績效業績量化考核機制。該辦法規定,公司各班組長、安全員每月2日前要向所屬車間、公司中干、專責安全員要向公司安全效能監察領導小組報告個人上月在安全工作中發現、解決的問題、提出的考核和建議3-10項,分別由二級單位和公司安全效能監察領導小組每月進行評價,按優、良、一般、無效四個等級,當月公布;每季度進行一次考評,對表現突出個人進行獎勵,對安全效能監察效果差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批評、考核。2008年,有4個單位和11人次因為工作敷衍了事受到批評和考核,保證了制度的嚴肅性,保障了企業安全生產的可靠性。
扎實落實責任制。“干部要圍著現場轉,不要圍著領導轉”,張讓廣總經理兩年前的話今天仍然振聾發聵。該公司《管理人員對安全工作督導的規定》,對管理人員下基層指導什么、怎么指導以及深入基層次數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到班組檢查指導安全學習,發現了什么問題?提了什么意見和建議,必須記錄在案,不能只簽個名字了事。參加安全檢查,獎勵了什么?考核了什么?必須要有反映,不能走一圈就算完事。宜賓分公司安質部安全主管張仲良說,現在我們除非出差,否則每天必須在現場巡視至少2小時,即時檢查,即時督促,特別是對重大的安全措施進行監督、驗收,盡力彌補可能出現的失誤,真正落實安全責任制。
“做夢都沒有想到班組安全員能有今天,再得過且過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了”,該公司所屬特種起重班老安全石明強如是說。
創新舉措讓員工真真切切感受到“安全是第一責任、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效益”,實實在在領悟到什么是“安全無事故、業績90分”,極大地激發了員工保安全的壓力感和責任感、抓安全的激情和干勁。
“一個不合格的員工是企業的一個安全隱患”
萬千事故,險在隱患。
“安全生產最大的隱患是‘人’”, 常掛在張讓廣總經理嘴邊的這句話,一針見血。“一個不合格的員工是企業的一個安全隱患,一個不合格的干部是企業的一個大安全隱患,一個不合格的年輕員工是企業的一個更長久的隱患”。
如何著力消除企業的安全隱患?宜賓分公司頻頻“亮劍出招”。制勝一招就是不斷豐富學習型企業的內涵,引導鼓勵干部職工爭當學習型員工,不做安全工作中“三種最危險人”,即:不遵章守紀的人,不在狀態的人,不注重學習的人。
對此,張讓廣總經理身體力行,不遺余力。今年4月初一次例行現場巡視檢查中,在認真查閱了兩個班組安全學習記錄本后,張總對圍聚身旁的班組長和職工突然發問:“今年集團公司通報了哪幾起事故?”;“我們應該從那些方面引以為戒?”;“安全無事故,業績多少分”……
在場的員工有點措手不及,頓時安靜下來,迅速開始回憶、思考,似曾相識卻又拿捏不準。
張總開始微笑著點名。第一個點的是班長,滿臉通紅,回答不出來;第二個點的還是班長,支支吾吾,答錯了。
張總的臉色凝重起來,這一次他點了一位班組普通職工。“集團公司今年通報了‘1.13’、 ‘1.18’、‘3.27’三起事故”……終于有人答對了,張總露出滿意的笑容。
“兩個班長連同車間經理、副經理、安全員統統按規定考核”,張總語重心長地說,“一個領導、一個班長如果連安全工作都不重視,都不親自抓,哪還重視什么工作,還抓什么工作?”張總強調,工作、學習要有效果。員工安全學習的效果就體現在對學習活動內容的知曉、理解、掌握、應用程度上;安全檢查就是查找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人的不安全認識和行為,設備和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他還要求今后的安全檢查擬定檢查提綱,明確重點檢查的內容,保證檢查效果。
員工要站好安全崗,把好安全關,關鍵靠技能。宜賓分公司把提升員工業務技能、操作技能、安全技能作為打造學習型企業,培養學習型員工的重要內容,把學習、培訓、考試作為打造學習型企業,培養學習型員工的重要載體,常抓不懈。創新實施崗位資格預備、認證制度,調動全員學技術、專業務的積極性。通過班組交叉培訓,跨崗位、多工種輪崗學習,師帶徒,上仿真機等形式,在日常的檢修、運行工作中提升員工業務技術水平,培養復合型人才。年度安規、運規、檢規、工作票負責人、簽發人考試長效化,技術培訓、練兵比武大賽、反事故演習、消防演練制度化,堅持每兩年評選一次“1111”人才,技術能力“趕、比、超”成為公司員工的新風尚。今年,在該公司歷時兩個月的第一屆技術練兵比武大賽上,通過層層選拔、理論考試、操作考核、注重業績、堅持標準綜合評定,產生新一屆公司“1111”人才74名,其中技術能手10名、能工巧匠64名。在兩年有效期內,這74名“1111”人才除每月享受200元、100元的技術津貼以外,公司還為他們訂閱了專門的專業技術書籍刊物,公司崇尚技術、尊重人才的氛圍日趨濃郁。
大力表彰獎勵安全先進。今年“五一”前夕,宜賓分公司企業文化月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了該公司2007—2008年度10名安全衛士,公司領導親自為“安全衛士”戴紅花,頒獎狀,發獎金,以激勵職工站好安全崗,把好安全關,唱響了動人的“爭當安全衛士”樂章。
“安全生產要做到雙保險、三保險及多保險”
安全工作無捷徑。
“安全無事故、業績90分”,歸根結底靠“安全生產做到雙保險、三保險甚至多保險”。對此, 張讓廣總經理耐心闡釋道,生產工作中為了保證人身、設備、環境的安全,每項工作都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每一項能夠保證安全的措施就是一個保險,所有工作的安全措施必須做到“雙保險”,危險性較大的工作要做到“三保險或多保險”,保證在一個措施失效時,還有其他措施可以彌補,從而防止發生不安全事件和事故。
公司上下積極行動起來,精心編織疏而不漏的安全網。
培養雙保險、多保險意識。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安全警鐘長鳴,是一種有效形式。該公司將豆壩發電廠建廠到宜賓分公司成立40余年來發生的各種事故進行整理,匯編成冊,組織職工認真學習,引導員工從事故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身邊的鮮活教材,職工學起來倍感熟悉,觸動非常大。
“震撼心靈,管用一生”,面對記者,正在學習《宜賓分公司事故情況匯編》的該公司汽機檢修青工楊鵬感慨地說。
公司還狠抓了各類事故通報的學習分析,要求生產系統員工熟知公司系統近兩年、本專業近五年的各類事故,針對各類事故查找工作中薄弱環節,不斷完善優化,提高全員安全素質。
靈活多樣的安全活動,同樣有助于培養員工的雙保險、多保險意識。2008年5月26日,在抗震救災的特殊時期,該公司舉行千人簽名活動,以這一簡樸的特殊形式來慶祝公司實現安全生產1000天長周期記錄,激勵職工“爭當無違章員工,成為企業的安全衛士”;同年7月開展“安全生產征文”、“安全警句征集”、“我為安全獻一策”活動,共收到征文87篇、警句465條、建議98條;創造性開展全員查找自己和身邊人“安全隱患”活動,同樣有力地促進公司員工深刻反思、認真梳理、仔細查找身邊可能的發生安全隱患。一些平時感覺“很安全”的員工,猛然發現,自己的工作領域內有不少可能影響自身和企業安全生產的隱患。學安全、知安全、掌握安全技能成為公司員工的自覺行為。
做好雙保險、多保險措施。針對不同的生產任務,該公司在有所側重,靈活運用,區別對待的基礎上,對現場施工作業安全措施“雙保險、多保險”作出明確規定。比如高空作業防止人員墜落:一保險是腳手架搭設合格,符合要求;二保險是必須拴好安全帶;三保險是工作負責人全過程進行監護、指導和提醒;必要時還可以增設安全網,保證了萬無一失。
獎懲逗硬是另一種形式的雙保險、多保險。該公司總經理張讓廣反復要求以“三鐵”反“三違”,全力打造鋼鐵般的安全盾牌。作為宜賓分公司安質部主任,邱運雄深感肩上沉甸甸的壓力,也更深有感觸。他說:“在對違章行為的檢查考核上,過去下不為例的現象是比較多,考核的力度也一度比較弱,違章現象也屢禁不止。現在辦法措施完善了,心腸硬起來了,效果就大不一樣”。他介紹道,公司還為1450名員工建立了違章行為積分檔案,規定了273種違章行為的扣分標準,員工違章行為積分每周更新公布一次,隨時可查詢,一個年度內積分累計達到12分,立即下崗學習,培訓合格方可上崗。在2008年每周一次的無違章員工評比中,有112人次不合格。公司安全文明生產檢查全年共計考核181項,考核金額3.96萬元,有力地促進了無違章創建工作。
黨政工團“圍著”安全轉,構建起雙保險、多保險的“大安全”工作格局。該公司黨政工團認識一致,高度默契,齊抓共管,建立起安全管理多保險機制。黨委年度“創先爭優”活動都結合生產經營實際,以“黨員身邊無事故”為主題,以“黨員責任區”為載體,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站好“安全崗”,做企業安全生產的守護神。工會以班組作業前“三查”為切入點,創新“三查”工作機制,形成自查、互查、工會三查的良好格局,構建起堅固的企業安全生產第二道防線。公司團委大力開展“青安崗”活動,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學技術、當先鋒,成為公司安全生產的主力軍。
付出總有回報。理念的創新,舉措的創新,帶來的是安全業績的刷新:2008年5月20日,宜賓分公司實現首個安全生產1000天;截止2009年6月15日,安全生產記錄1392天,創歷史新高。新起點新目標,宜賓分公司干部員工沒有在取得的安全成績上停止不前,而是以更新、更科學的新思維、新舉措,找差距、添措施、嚴管理、抓落實,著力創新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集干群之力奮力吹響實現安全生產2000天“集結號”。
上一篇:“種”出來的安全文化
下一篇: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