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務機械段從四個層面滲透安全文化建設,扭轉了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重新獲得了發展的推動力。
柳州工務機械段在多次發生安全事故的嚴峻形勢下痛定思痛,找準融入中心的切入點,探索服務大局的新途徑,從四個層面滲透安全文化建設,在打贏安全生產翻身仗的主戰場上大展作為。
破除安全誤區
在思考與反思之后,大家一致認為,職工對慣性違章習以為常、干部對慣性違章麻木不仁是造成事故頻發的內因,施工作業條件不斷變化、日趨規范,干部職工應變能力差是造成事故頻發的外因。基于此,通過一個月的調查研究,段黨委緊緊圍繞施工安全管理打擦邊球的危害性有多大、“天窗”修施工不違章能不能干活、現有的安全條款是否合理、干部的安全管理思維是否僵化等主題,組織進行大討論、大反思,進而糾正了過去的一些模糊認識。
例如,為執行“行車不施工、施工不行車”的新規定,施工隊把取板等工作放在“天窗”封鎖點內進行。施工進度因此變慢,獎金自然少了,職工抵觸情緒非常大,最終不得不順從民意取消這種做法。大討論剛結束,一些職工主動上書,要求嚴格按照規定作業,恢復此前做法。施工隊積極響應,優化施工組織措施,合理安排勞力,施工進度不降反升。事實證明,大修施工不違章也能干活、干好活,由此給廣大職工上了生動的一課。干部們也引發一些思考:簡單機械地執行某些規定是行不通的,應多思考如何執行的問題。如果不從思想上徹底破除安全認識誤區,如果得不到廣大職工的廣泛認同與真心支持,就不會出現雙贏。
塑造安全理念
長期以來,這個段注重專項整治、整章建制的顯性效果,而忽視了隱性的、能長期發揮效用的安全文化建設。于是,當柳州鐵路局升級加大對安全的考核力度時,干部職工只會消極應對,不能盡快適應形勢的變化。當站臺清篩、基床封閉使用大機等大修施工模式上道試驗后,干部職工還是憑經驗辦事,安全預想差,不能盡快適應全新的施工模式。
為此,段黨委準確定位,大力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利用板報、簡報、信息網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共征集安全理念、警句、格言多達1500多條。“敬業、務實、拼搏、創新”的企業精神凝心聚力,“共謀安全、共保安全、共享安全”的安全理念體現人文關愛。此外,各單位提煉出的安全理念瑯瑯上口,貼近實際,如負責橋隧大修的施工三隊提出了“線橋平穩、隧隧平安”,引起職工一致共鳴。
在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這個段強化了“查找問題是職責、發現問題是水平、處理問題是能力、解決問題是政績”的管理理念、“有跡象就查、見苗頭就敲、成傾向就糾、出問題就抓”的預防理念、“管不好安全的干部就是失職的干部,保不了安全的職工就是不稱職的職工”的評價理念和“按標準作業就是遵紀守法,違章蠻干就是違法犯罪”的行為理念,真正把“安全第一”的價值觀滲透到施工現場的各個環節。
倡導安全行為
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大討論中,這個段談論最多的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落實責任、制定措施,展望最多的是安全生產有序可能帶來的實惠與效益。為此,他們有的放矢、整合資源,著重從引導、警醒、創新三個環節入手。
他們組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引導干部職工把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全段開展了“思危防患保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警醒干部職工不忘恥辱,奮發圖強;開展調研征文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座談討論,理清思路,尋求對策。此舉收效是“兩違”現象明顯減少,標準化作業蔚然成風,夯實了安全基礎。
筑牢安全防線
聯系事故看管理,聯系管理看干部,這個段發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在貫徹上級工作部署上出現“梗阻”,在圍繞安全生產抓落實上出現“空轉”,在逐級安全責任追究上出現“衰減”,在具體操作中出現“粗放”。
對此,他們組織廣大干部分批、分階段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去外單位參觀學習,請專家講解管理和執行的知識。他們還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機制,加大干部安全寫實考核力度,督促干部抓落實、抓監控、抓整改,提高執行能力。段黨委還以創建“安全屏障”工程為載體,減少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把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作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把安全控制的難點、施工作業的“瓶頸”作為黨員攻關的主方向。
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以來,這個段已經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安全屏障,扭轉了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重新獲得了發展的推動力。
上一篇:安全文化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