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個專業開發黃金產業的綜合性企業,是中國領先的黃金生產商和全國同行業最大的黃金冶煉商。公司于2006年12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實現了由黃金生產商到資本運營商的歷史性跨越。目前,公司擁有從勘探、開采、加工到冶煉為一體的完整的專業化黃金產業鏈條,企業采選規模達到了11000噸/日,氰化冶煉規模達到了1000噸/日,各項工藝技術均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水準。
由于公司既有井下采掘作業,又有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化學品,所以安全管理呈現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難度相當大。但多年來,我們始終站在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牢固樹立和諧發展、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一手抓經營,一手抓安全,把安全工作置于公司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大力培育新型安全文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創新安全管理模式,使公司整體安全管理步入了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國際化的運行軌道,實現了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2006年4 月8 日,王仁元副省長在視察公司夏甸金礦時,對該礦的安全生產管理給予了高度評價。
持續穩定的安全形勢,促進了公司又好又快發展。今年上半年,企業共生產黃金4.59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37%;冶煉加工黃金4.77噸,同比增長23.13%;實現銷售收入5.29億元,盈利約1.5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公司還先后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煙臺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工作中,我們把安全文化建設納入了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大盤子,統籌規劃,統一布置,唱響了“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安全文化主旋律,叫響了“安全是企業第一效益、安全是領導第一責任,安全是職工第一福利”以及“不要帶血的礦石、不要帶血的黃金,不要帶血的效益”等安全口號,逐步建立起以“安全人本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科技文化”為主體的三大安全文化體系,為公司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提供了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堅持觀念創新,塑造和諧發展的安全人本文化
從多年來的礦山生產實踐中,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礦山安全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無時不在,無所不有,無所謂何時開始,也無所謂何時終結,是一種典型的以人為本的無始終管理。基于此,我們要求公司上下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人的因素放在安全工作的第一位,把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作為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出發點,運用各種方式,傳播安全文化,營造安全文化氛圍,達到啟發人、教育人、提高人、約束人和激勵人的目的。
公司每年都組織各種各樣的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比賽、安全生產征文比賽、技術比武等安全文化活動,評選表彰安全明星車間(礦井)、安全明星班組、安全明星個人。為增強職工的參與意識,鼓勵職工為安全生產工作提意見、出主意,公司設立了“安全合理化建議獎勵基金”,凡是被采納的意見和建議都給予獎勵。同時,公司更注重親情管理,以親情激發安全意識,以親情來增強自律意識。制訂和實施了《三位一體安全管理制度》,企業與職工、家屬三方共同簽訂了“三位一體”安全管理協議書;把生產一線的職工家屬分批請到礦上,舉行安全生產座談會,向職工家屬通報職工和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讓職工家屬對自己親人常吹枕邊安全風,常敘兒女安全情,把安全管理延伸到了職工家庭和八小時以外,用親情激發職工的安全意識,用親情打造安全生產平臺,用親情鑄造起安全生產堅固的思想防線。
在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我們切實加強了對職工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編寫了5萬字的《新工人安全培訓教材》,6萬多字的各工種《崗位安全應知應會應做到》,并聘請中國地質大學、東北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專家教授來單位舉辦地、測、采、選、機電、計算機應用等專業技術培訓班,分期分批培訓各類人員,使職工實現了“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的轉變。
通過實施觀念創新,公司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了“安全第一、生命第一”的安全思想理念;“零違章、零隱患、零事故”的安全追求理念;“質量是基礎,素質是根本,投入是保障”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的安全價值理念以及“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安全責任意識;“安全關聯你我他,安全生產靠大家”的安全參與意識;“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的安全生產意識;“關愛生命與健康,爭當‘三不傷害’職工”的安全保護意識,并深深地融入了企業安全生產的全過程,構建起具有招金特色的安全人本文化。
二、堅持管理創新,培育務實高效的安全管理文化
我們按照“源頭控制、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不斷賦予安全管理新的文化內涵,大力實施管理創新,健全自我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積極推進礦山安全的法制化、標準化建設,建立起了保證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為了實現企業管理與國際接軌,公司改變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OHSMSl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在新的管理體系建立的過程中,實施了“全員皆兵”的職業培訓策略,“不換思想就換人”,使公司員工的思想統一到新的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之中。這幾個體系的建立和實施,為企業提供了一套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實現了由傳統管理向現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跨越的歷史性轉變。
二是創新管理方法。根據安全生產的特點,公司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制定了與之配套的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事故報告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實行了職工安全檔案管理,把在崗職工的安全培訓、考試成績、違章違紀、安全獎懲等情況全部輸入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建立起個人安全檔案,由專門人員定期進行分析檢查,查漏補缺,分門別類進行管理,增強了管理的針對性。公司河東金礦創出的“安全管理無始終,安全工作無疆界,安全領域無空白,安全防范無極限”的安全工作經驗被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全國非煤礦山推廣,并成為全國黃金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幟。
三是推行標準化管理。我們認為,推行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帶有基礎性、長期性、前瞻性、戰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業安全素質的一項基本建設工程,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根本途徑。基于這一認識,早在2005年,我們就全面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并堅持從“管理、技術、裝備、環境、作業”五要素開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06年,夏甸金礦在全省非煤礦山企業首家通過了安全標準化一級企業驗收,其他企業全部通過了二級驗收。今年,我們又在全公司內部開展了安全標準化達標升級活動。
三、堅持科技創新,提升追求卓越的安全科技文化
公司在積極探索新的安全管理體制和模式的同時,不斷深化和拓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內涵和外延,全力推進以自動化技術為核心的安全技術改造,提出了以“自動化、機械化、信息化”實現本質安全的新思路,依靠科技降低井下作業人員,依靠科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著力打造“數字化新型現代化礦山”,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保安全,實現企業本質安全之路,建立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安全科技文化。
一是加大了設備更新力度。近年來,我們共安排安措項目23項,投入資金13455萬元,改善了作業環境和生產指標,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在投巨資對黃金采、選、氰、冶各個生產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改造的同時,開發、研制、引進和應用了一大批安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使企業安全科技含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二是加大了科研攻關力度。在致力于科技創新的同時,我們采用內引外聯的方式,會同有關科研部門,在安全科技領域積極開展自主開發和聯合攻關工作,并取得了多項豐碩的成果。近年來,公司先后完成《人工柱上向進路采礦方法》、《預控頂分段空場尾砂充填采礦方法試驗應用》、《崩落法采礦方法研究》等科研成果20余項,其中6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通過推進科技進步,累計創造經濟效益6000余萬元。
三是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我們始終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既重企業發展,又重環境保護;既要黃金白銀,又要碧水藍天。公司先后榮獲“山東省花園式企業”和“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環境保護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