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的最終目的,就是維護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客運公司大膽探索,勇于進取,在創新安全管理,打造客運文化方面,摸出了一條適合自身工作的路子,F場監管是創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如何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管理者肩負起責任,關注細節安全。關注細節安全,不僅是企業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每一位員工自覺增強安全意識的具體表現。作為一名管理人員,必須做到“四勤”,即:嘴勤:就是對不安全行為敢說,甘當“婆婆嘴”;手勤:就是多收集、撰寫安全教育、警示宣傳材料,印發給每位駕駛、維修人員學習;腿勤:就是多深入發車、維修現場一線,常督促、常檢查;心勤:就是心中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心里永遠裝著“安全”二字。此外,還必須牢固樹立起發現隱患的責任意識,真正使安全工作達到“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為了創新安全現場管理,分公司還推行了分管領導和管理人員走動式管理方式,把工作重點放在發車、維修、調度現場,實行現場辦公,讓管理模式動起來;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防范,變縱向單因素管理為橫向綜合管理,變靜態被動管理為動態主動管理。通過管理方式的轉變,有效地杜絕了管理“盲點”,使各類事故隱患能夠得到及時地發現和處理。從而,進一步轉變了工作作風,密切了人際關系,增強了工作責任心,促進了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為抓好源頭管理,客運公司重視駕駛員的聘用第一環節,應具備什么素質,達到怎樣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使用什么樣的人作為駕駛員等等,分公司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這不僅對公車營運駕駛員這樣要求,對駕駛分公司車輛的責任營運駕駛員更是如此。在招聘駕駛員的過程中,對于交規理論、技術操作考核合格的駕駛員,還必須與分公司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后方可上車。除此之外,分公司要求安全、調度、稽查管理人員每日堅持深入發車現場,給駕乘人員進行安全“打招呼,”提醒行車注意事項,查看當班駕駛人員是否隨意更換、是否存在疲勞、飲酒、生病或情緒異常等不適應出車的現象,檢查隨車滅火器是否配齊有效,車廂內是否擅自增加座椅等等,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消除,決不讓一臺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駛出車站外。為了規范管理,分公司還對所屬營運車輛駕駛員,實行了一人一檔,建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戶口”,實現了看得見、拿得準、易控制、好管理的有效舉措;在對駕駛員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對于違反分公司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者,將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經濟處罰,直至辭退處理。通過一系列措施的落實,有效地促進了分公司安全文明生產和質量標準化建設,保證了安全行車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
打造客運企業安全文化,必須拓展安全文化理念的內涵,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珍惜生命的情感理念,安全效益的經濟理念和預防為主的科學理念!背浞职l揮員工參與的作用,全面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力爭達到最佳的效果。在日常的生產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往往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規范員工的安全行為,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為了創新安全管理,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促進管理人員懂業務、會管理,更好地指導生產,保證安全,客運公司要求安全、調度、機務管理人員必須做到“四清楚”,即:對本單位營運車輛狀況清楚,對各維修場地和維修條件清楚,對駕乘、維修人員的身體狀況清楚,對本單位安全設施的使用狀況清楚。通過“四清楚”方式的推行,使管理人員對自己所管理的情況了如指掌,指導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在員工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分公司從基礎的教育和養成開始,從嚴從細,抓深抓實,讓每位員工對自己工作現場的安全狀況、本職崗位的各項程序都清楚,從而,不斷提高員工按章操作、按程序操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更加有效地杜絕違章行為,使客運安全文化建設的開展更加有序。
加強客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必須充分地認識到:安全就是生產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更是最大的節約,它不僅能夠為企業“減損”,而且還能夠“增值!蓖瑫r,還應當深刻理解客運安全文化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必須在不斷創新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規范,在規范中求深化,在深化中求實效;更應當與時俱進,努力進取,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具有特色的客運安全文化,確保道路交通客運的長治久安。
上一篇:現代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下一篇:淺談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