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是從事生產電子產品的企業,作業班線幾乎都離不開電,產品用電、儀器設備用電、工具用電,由于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要求,部分工序還必須使用和接觸一些易燃、易爆物品,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高溫作業及貨物搬運的工種。因此,員工上崗前、后的生產安全,人身安全及消防知識的培訓工作顯得尤其重要,為了使員工能夠掌握這些方面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我們編制了這份復習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教育培訓實際上就是勞動保護教育,它不是強制“要你安全”,而是滿足員工的“你要安全”。員工是人、機器和環境的組合,存在著一些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損害的因素,所以新員工入廠首先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適應環境,在學習基本工作技能的同時,進行勞動保護教育。所謂勞動保護就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健康。新員工必須清楚在新環境里那些因素是有害的。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消除一切可能帶來隱患的因素。
通常工廠主要危險因素有以下幾種:機械性危害、墜落傷害、電氣傷害、熱危害、化學物質危害、然燒爆炸危害等。
A.事業部各部、班組可根據工作特點來進行定期召開安全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根據生產、環境狀況、思想狀況等特點,布置安全任務。召開安全會的意義在于通過開會,大家一起討論提出的問題,使每個人都關注安全,別人今天的失誤,可能就是他人明天的事故。班組會上互相交流的安全信息對大家非常有益。
B.員工除了開班組會自查自檢外,整理整頓也是日常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整頓是在作業前要把使用的東西放在規定的位置,以便于作業時使用、拿取。
整理是在作業后將作業場所打掃干凈。作業中注意不亂扔、亂放東西,工作結束后馬上收拾。
員工在整理整頓中主要應注意:作業所需材料的位置要適當,既要工作中使用方便,又不會影響安全生產,同時還要有條理。作業工具要擺放得便利、安全,隨用隨取,用完即放歸原位。
成品應按規定地點放置,不能隨意亂放。
C)員工使用和操作儀器、設備時應注意的問題
1)嚴格按照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使用,因為操作規程是專業技術部門根據儀器、設備的性能和特點制定的,具有科學性、合理性,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除了會造成儀器、設備損壞外,還可能使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受到損害。
2)正在使用的儀器、設備前、中、后發現故障后,員工處理的程序應該是首先關斷故障設備的總電源,然后向班線長報告,由班線長通知工程部門派合格的技術維修人員前來處理(或外請技術維修人員),千萬不要自行拆、卸,試圖對設備進行修理。
3)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所傷害。“三不傷害”是以人的操作程序化和標準化為主要內容,以無事故為目標,在生產中處理好安全“你、我、他”的關系。
D)正確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
CO2滅火器可撲救如木材、布、紙、橡膠塑料等A類火災和600伏以下的電氣設備及油類的初起火災;由于CO2滅火器滅火后不留痕跡,最適用于撲救貴重設備、檔案資料、儀器儀表、電子器件的火災。
使用時,一手撥出保險銷,握住噴筒根部,一手將壓柄壓下,二氧化碳即可噴出滅火。
注意事項:①、切勿逆風使用;②、在密閉空間使用后應迅速撤離,以防窒息;③防止凍傷;④防止復燃。
二)安全用電知識
電給人類和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危險:毀壞設備,引發火災,如果對它缺乏認識,它會毫不留情的對人身安全構成威協,甚至造成人身傷亡事故。
1)日常的生活用電及工業用電電源是頻率50HZ、電壓220V的交流電源,少數也用380V/50HZ。我國規定的安全電壓為36V,顯然大于36V的電壓均為非安全電壓。非安全電壓與用電器之間通過絕緣性能良好的插頭、插座以及保護可靠的導線連接,不允許有裸露現象。
2)人體的觸電
通常,人體的觸電大都是通過人體的某一部位與電源的相線(火線)接觸后與大地構成回路,致使電流流過人體而造成的,許多事故證明,通過人體的電流大于50MA,持續時間大于1秒鐘時,就將對人體構成生命危險,因此,凡是帶電的金屬體都不能直接觸摸或通過導體間接接觸,特別注意的是顯示器生產線中的總調線,有條產品預熱導電帶(安裝在桔黃色導軌內),這是為產品的特殊工藝要求設計的,由于帶電體裸露,因此,禁止人體觸摸和靠近。
3)新員工初上崗位,要注意防止電氣事故,如電流傷害、電磁傷害、電擊事故、靜電事故和某些電路故障引發的事故。為了避免這類事故發生,新員工必須掌握正確的用電方法:A.所有電氣設備必須由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書》的人員進行操作,禁止亂動電氣設備、私自修理、帶故障運行;B必須保持日常接觸的帶電設備(開關、閘刀等)完好安全;C嚴禁電氣設備外殼不接地;D移動電氣設備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源;E雷雨天不要接近高壓電桿和接地導線;F電氣設備在未驗明無電之前不要盲目觸及;G發生電氣火災時應先切斷電源。
上一篇:節后復工進場務工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下一篇:安全衛生教育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