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時常聽到父親的“嘮叨”,總是說:“不管干什么,都要注意安全哦。”他時常提醒我,一旦不注意安全,就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剛一上班時,領導一開會就提醒我們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同時又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的“嘮叨”,心里就總是不以為然,雖說從未和父親及領導頂過嘴,可同一句話說多了,總覺得煩,心想:“這樣的道理誰不懂呢?”于是就把“嘮叨”當成了耳邊風。
1986年冬的一天,我上早班,騎著自行車一路高歌,到了漫水橋。雖說漫水橋年久失修,可每天都從此路過,從未覺得有何潛在的危險。漫水橋中間有木板的伸縮縫,天長日久,早已磨出一個槽,加上那天正巧有早霜,我的自行車轱轆一不小心掉到了槽中,連人帶車一起摔到了兩米多高的橋下。人摔傷了,腳腫的老高,休息了十多天才好,當時的工友們都嚇壞了。領導看我的時候又說:“要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你怎么就聽不進去呢?”1996年冬,我騎著自行車去檢查雨量站,路寬車少,我逐漸騎的飛快。突然一輛大卡車在一個急轉彎處迎面而來,我慌忙之中亂是手腳,摔倒在路中間,幸虧卡車開的不快,卡車司機一個急剎車后停在了離我2米遠的地方,險些釀成慘劇,現在想起來都后怕。1998年冬季測流,同樣是因為我的不小心在河道的冰面摔傷了頭部……
現在想起來,如果時時刻刻都能把父親的“嘮叨”記在心中,這些危險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為什么總是出事呢,歸根結底還是自身的安全意識沒有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黨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社會主義發展觀,出臺了國家安全生產法,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為指導,特別是2007年,突出了“綜合治理,保障平安”這一主題,使得安全生產觀念深入人心。在我們水文行業中,也應當積極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意識,不斷學習《安全生產法》,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水文資料在國家防災減災、城市建設、水資源管理和環境治理等各個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由于水文工作的特殊性,又要經常在河流、水庫等相對高危地區進行日常作業,特別是夏季,必須在雷雨大風天氣等惡劣環境下開展工作,所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十分的必要和重要。只有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水文資料質量才能不受影響,水文數據才能準確。
由此可見,父親的“嘮叨”是必要的,是不斷提醒我們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的重要手段,在我經過了人生的五十個春秋之時,回想過去發生的一幕一幕,父親的“嘮叨”顯得猶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