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頓曾進行了一項試驗,如果有人打壞一棟建筑上的一塊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沒有被及時修復,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打破玻璃現象就會滋生、蔓延。這就是“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對于企業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它提示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產中任何一種違章現象的存在,都在職工中傳遞著一種信息。如果這種訓導的信息不被制止,必然會導致這種違章現象的無限擴展。
“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為了防止“破窗”效應的發生,在生產中,任何一個違反安全規程的行為,哪怕是極其偶然、個別、輕微和最初的,也是對企業正常生產工作秩序的損害,也會對國家、集體和職工個人的利益造成損失。各級管理者切不可因為對方以初次違反、不懂規程、非主觀故意為由,而僅給以“加強學習,下不為例”的告誡。
在安全工作中一定要嚴格執行工藝規程,依照政策辦事,既要讓“打破第一塊玻璃”的人受到懲罰;另一方面,又要及時修復已破損的窗戶,防微杜漸,使安全工作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上一篇:關愛生命 從我做起
下一篇:寧為安全憔悴 不為事故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