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管理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員工在家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家人發生沖突,上崗后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發生了人身傷害事故。筆者認為,導致這樣結局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諧與安全生產關系未處理好。
和諧是社會結構中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構成和諧社會的內涵是多層次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均是以人的健康、安全為前提的,可以減少各種傷亡事故的發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中之重。
對員工家屬來說,要想讓親人健康平安,首先應給其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生活中多與對方溝通,多給對一份關懷。這樣,會讓你的親人以愉快的心情上崗,集中精力工作,事故發生的幾率就會有效降低;第二,要有寬廣的胸懷,對對方的“錯誤”學會包容,用恰當的方式,在適當的場合糾正。尤其要避免對方上崗前與其發生沖突,導致親人“壞”心情上崗發生事故;第三,要用親情促進安全,在家時督促其休息好,每日合理調配飲食,對方上崗前要多提醒其注意安全。
俗話說:“身累不怕,最怕的是心累”,要想讓自己的親人平安、健康,就應在生活中多給對方一點愛,多給一些幫助,多一些溝通,比什么都強。等親人傷殘后,你就再做任何事情,也沒有挽回的可能。
上一篇:抓安全管理要善于“補短”
下一篇:安全是一種理念 永記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