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是全球化的一個象征性縮略,各種復雜不定的因素都將在這里交錯、碰撞,各種理念與思想,也不失時機地尋找登臺展示的機會。
這是一個特殊而廣闊的舞臺,具有全球化時代的烏托邦思想所共有的矛盾。比如,奧運會致力于消除歧視,而人的體能狀況從出生起便存在不可消除的差異;比如奧運會提倡參與,卻將桂冠只授予那些最終的獲勝者。于是,一些樂于思考的人抽身離開觀眾席,為人類未來的某種趨勢而憂心忡忡。但還有更多的人留在原地,期待著享受一次全方位的歡娛的盛宴。
每一種選擇,都有權力要求我們給出一個盡可能完美的答案。2008年8月,中國大地上到處流淌著人們融入世界文明主流的真誠渴望,也期待著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能順利實現。其中,安全生產,這個在中國改革與發展進程中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同樣是世人關注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明白,前進路途上的每一次失衡,都將讓整個民族付出慘重的代價。
一些問題是非,F實的。比如經濟全球化要求各國之間進行平等競爭,而一些發達國家認為,不發達國家的產品價格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勞動條件惡劣、事故賠償標準低造成的。這給了某些國家以抵制中國產品的一個借口。
剝去政治的外衣,“平安”成為每一個普通人的祈愿。安全督查、隱患治理,這些在日常工作中頻頻出現的詞匯,我們曾經無比熟悉的工作方法和慣例,仿佛突然間靜默下來,無言地展現在全球化的各種目光中接受檢驗。所有的努力與犧牲,所有的過程與結論,此刻都變成了褪隱之后的背景,烘托著此時此刻人們目光中的中國職業安全形象。
幸而,奧運會所帶來的全球化機遇和挑戰,并不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在多大程度上進行把握,仍在于我們準備付出努力的決心。
上一篇:爭做“安全啄木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