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在海上捕撈沙丁魚后,在運回碼頭途中,總要把一條條鯰魚放到魚槽中。因為鯰魚是魚類中的“強勝者”,以魚為食,四處游動。沙丁魚見它自然緊張,時刻有一種危機感,四處亂竄。這樣,魚槽內空氣流通,能讓沙丁魚活蹦亂跳,運進漁港后,沙丁魚的成活率就會大大提高。管理學將這種現象稱為“鯰魚效應”。
將“鯰魚效應”引申到安全生產中來,大多數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職工沒有繃緊安全這根弦,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一些職工安全通報學了很多,可根本沒有入腦,類似事故照樣發生;一些領導安全檢查不深入實際,只是到現場走馬觀花,聽聽匯報看看資料,不能切實解決問題;一些單位為了應付檢查常常突擊造假,一旦檢查過后,依然我行我素。
筆者認為,在安全工作中念好、念活“鯰魚效應經”至關重要。領導干部對安全工作要時刻有責任感和危機感,做到思想上高度警惕,工作中一絲不茍,不能敷衍了事,粗心大意,要牢牢樹立事故于猛虎、安全重于天的理念。職工要堅持做到領導在場不在場一個樣,檢查不檢查一個樣,不僅今天這樣,明天還要這樣。
上一篇:制止違章不要礙面子
下一篇:安全檢查不能只看“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