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關愛生命”,實現“安全發展”……
以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為主題的第八個全國安全生產月雖然已經過去,但人們追逐安全發展的腳步卻一刻也沒有停歇。每天巡檢于各生產作業場所,問及同事們怎么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實現安全生產、安全發展?!答復無疑就是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遵守公司的管理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
乍一看,這種回答似乎很正確、很完美。但為什么我們仍然能夠看到那么多可以整改的隱患、為什么還有這樣那樣的事故發生……其實,再完善的制度、規定都不能做到天衣無縫,這就說明僅僅是按部就班地遵守了制度中的條條框框還是不夠的。對于安全生產的管理,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變化著的動態過程,有些狀態、有些時候是安全的,而條件一旦特殊,其風險程度就不能為人們所接受,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和解決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都說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當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已經來臨或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又能做到、做好什么呢?!
作為車間、班組內的管理人員,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保護神”。在實現安全發展過程中所能做到的就是要根據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好本單位的實施細則,努力營造好安全生產的氛圍來教育、熏陶和引導員工。在安排生產作業的同時要做好完善的安全工作計劃,為員工提供有效的技術、充足的支援,富裕的時間,保證員工在從事每一項生產活動中都能做到有條不紊,精力充沛。通過不間斷地、經常性地分類、分批組織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安全技能的培訓,培養和強化員工們的安全理念、安全思維、安全道德和安全行為。適時利用兄弟單位的事故案例教訓或是獎懲通報等為反面教材來激發和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借助于晨會、晚會等形式,組織員工進行安全信息和經驗的商討、交流,通過對身邊的事件或未遂事故的剖析,讓員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受到啟迪和教育,找到對策,通過安全信息的反饋還可以糾正彼此在工作中的不安全行為、控制物件的不安全狀態,遏制傷亡事故的發生。車間、班組還可利用自查、互查等形式來查找和消除本單位、部門內部存在的安全隱患或不安定因素,為職工創造一個無害、協調、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狀態。
講安全,其對立面就是事故。任何一起事故給企業帶來的都是一些費用增加、設備損壞、生產中斷、交期延誤等損失。但對企業員工來講,帶來的除了身心的傷害、時間的損失、學習的損失外,有時還有可能是紀律的處分,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安全生產、安全發展對員工自身來說就顯得更加重要,作為操作層面的員工來講,在實現安全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又應該做到哪些呢?積極參與到企業組織的各項安全生產類的活動、形式中來,借助于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安全素養和技能。
保護自己的主要責任還在于我們本身。所以,我們在作業前要使自己保持一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身心狀態,工作中不摻雜個人情緒。在開始工作之前應思考自己是否了解即將要完成的任務,是否具備了完成任務的基本技能,在這項任務中自己擔當什么樣的責任,工作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什么動態危險因素,萬一出現了應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控制,如何防止自己出現失誤等等。在作業過程中,要先熟悉工藝流程、掌握設備性能,并對其完好狀態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要能了解所操作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能判斷出自己有無習慣性違章行為,自覺檢查自己是否按要求佩戴防護用品。作業過程中,要克制自己的僥幸心理,和經驗主義做法,虛心接受他人對自己的指正。密切關注周圍活動的人群和環境,留意并避免自己的行為可能給他人帶來的傷害。不制造安全隱患,對不熟悉的環境和設備要多聽、多看、多問,溝通后再作業,啟動或保養、維護設備時要確保他人在免受危害的范圍內,對可能給他人帶來的不便或危險應及時消除或加警示標識,對上級或同事的指令在認真理解后再執行。
作業過程中,我們僅僅做到不傷害別人還是不夠的,還要注意不讓他人隨意傷害到自己。涉入陌生區域要保持警惕,對已有的安全經驗要能與同事共享,敢于糾正他人的不安全行為,對作業場所內的不安全狀態要以主人翁的角色去處理,遇到突發事件時要能冷靜處理。學會關注他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的變化,視安全為集體的榮譽,主動幫助他人擺脫困境。
沒有安全就沒有和平,沒有安全就沒有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我們每一個人能為安全生產、安全發展做到的還很多,只要我們時時留意、處處留心,人人獻力、人人力行、人人關心、自愛自律,文明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才可能扎實、牢靠。
上一篇:安全,贏在執行
下一篇:從“概率”看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