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認真、嚴謹的處事態度只是有所耳聞,沒想到自己還親身經歷了一次。在德國漢堡集裝箱碼頭,船員進出港都由保安車接送,碼頭上是不允許船員行走,等車也只能在防汛墻旁邊的安全區域內。有天晚飯后我們準備到港區外走走,平時忙碌的作業車因為是晚餐時間都停了下來,碼頭上顯得清靜了不少,考慮到乘車時的快捷和方便,于是就在離車道較近的集裝箱堆場旁等車。不久保安車過來了,原以為可以就近乘坐的車繞過了我們徑直停在了防汛墻旁邊,正當我們感到疑惑時,司機已一臉嚴肅地走過來對著我們發問:為什么要站在這里?一切的解釋對他來說都無濟于事,他把我們趕回船上,經過一番安全教育后,才和顏悅色地開車送我們到港區門口。
這件事雖然已過去了幾年,但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相比那位德國保安,我們有些人的處事方式就“靈活”多了。曾經有位大廚在清潔扎面機時,為了方便滾軸清洗,竟然開著機器邊轉邊清潔,沒想到手指也跟著鋼絲球卷了進去,幸好反應及時關掉了電源,但也造成三個手指頭指尖周圍的肌肉不同程度的損傷!
碼頭上作業停止了,等車的地方也是安全的,按理說離車行駛的路線近一點,可以減少駕駛員把車子開進倒出的麻煩,給人方便又給自己帶來快捷,何樂而不為?然而那位保安并沒有如我們預想的那樣,反而為了這點小事而小題大做,著實讓自以為聰明的我們在固執的德國司機面前碰了壁。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對于那位德國司機,他的安全意識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走安全路線,看似“固執”的行為表現,其實已成了他的一種安全習慣。大廚事件,除了暴露出個人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和重視不夠外,另外主觀性太強,隨意性太大,愛耍“小聰明”,忽視工作中的安全細節,不按規章制度和要求來做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做事聰明不是忽視規則和程序;處事靈活也不代表工作可以隨意性,淡漠安全意識。遠離事故,做好船舶工作,還是要穩扎穩打,少耍“小聰明”。
上一篇:安全管理需要“婆婆嘴”
下一篇:老生常談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