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9個安全生產月,各單位在安全生產月里組織開展的安全活動也逐漸增加,開展安全生產月目的就是為查找整改生產安全隱患,增強員工安全防范和“三個不發生”安全意識,確保安全生產。然而,個別單位開展安全活動時,往往只是注重以文件落實文件,用會議落實會議,這也導致安全生產和安全活動中經常發生“三多三少”現象,即活動數量多,切入實際少,脫離一線多,深入基層少,安全制度多,安全監督落實少。
如何克服“三多,三少”現象,把生產安全監督引向深入,使生產安全監督無處不在,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
首先應突出安全監督的重點。在對象上密切關注生產一線員工;在環節上,強化對生產安全的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又相互協調的監督機構;在領域上,重視加強對安全設施,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大型機械等容易發生問題環節的監督。在時機上重點關注電網滿負荷運行時和惡劣氣候條件下的施工作業安全情況。
其次應延伸安全監督的觸角。加強生產安全的監督,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證人身安全和電力設備安全作根本,既保人身安全、又保設備安全運行,既抓輸變電設備檢修、又抓輸電線路施工作業、把安全監督員的觸角延伸,保證生產作業到哪里,安全監督跟到哪里,防止生產安全工作常抓常松現象發生。并通過召開員工家屬座談會等方法,建立企業、家庭、員工“三位一體”的監督網絡。
另外,還應拓寬安全監督的渠道。既要發揮企業安全制度的引導規范作用。加強對施工現場安全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的監督,防止施工中做安全措施“偷工減料”現象的發生。又要發揮出職能部門的監督作用。安監、生技等監督職能部門既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方針。又要從開展經常性教育提醒,檢查入手,把側重點放在生產作業的事前提醒,事中監督上。確保生產施工中不發生安全事故。
堅持以上幾點,安全活動才會和安全生產的長期性有機融合,形成上下聯動,集中精力,全員保安全,時時抓安全的保障機制。
上一篇:安全是一個家庭幸福美滿的保障
下一篇:1/n等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