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組一名職工,由于違章施工作業,險些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事后,該單位的管理干部及時召開了安全生產分析會,并對當事人進行了談話,細心地教育,讓其認識到問題的危害性,其他職工也受到了教育,并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了處理。同時,管理干部給這個情緒低落的職工鼓勁,使這個職工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單位上的處理,工作上的勁頭又高漲起來。筆者認為,給違章的職工“打板子”的同時,莫忘了給職工的思想“卸包袱”。
以往,某單位(部門)基層職工在安全生產中出現違規、違章的情況后,在分析安全生產責任的時候,對違章的主要責任人往往以扣獎金、發通報、寫檢查、待崗學習以及經濟處罰的形式進行處理。對于犯錯誤的同志“打板子”是必要,但“卸包袱”也不可忽視。
為什么有些管理干部總喜歡以罰代教?原因大概有兩條:一是殺一儆百,以強制的經濟手段去管理,使職工們產生害怕的心理而不敢違章;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不管用,光批評又看不見,摸不著,總以為是多余的。
其實卸下職工思想包袱對穩定職工思想情緒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職工主人翁的責任意識,調動廣大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積極性,確保安全生產良性循環。
上一篇:安全是榮譽
下一篇:安全生產是一場永恒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