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10月19日報道:瑞士一名外科醫生邊做手術邊觀看世界杯足球比賽,還曾經在手術期間停下來喝酒,而他竟然只受到口頭批評。6月17日,文森特•貝特沙爾特給一個病人做腹部手術時把電視機搬到手術室,以便收看法國隊與墨西哥隊的比賽。因高度關注賽況,這名外科醫生將音量調到最大,致使手術室里響徹嗡嗡祖拉的聲音和歡呼聲。此前一個月,貝特沙爾特在給一個病人做腸道手術時中途去喝開胃酒。據說他對助手宣稱“要喝上一小杯”,然后離開了半個小時才回來繼續手術。這兩件事使他在瑞士被稱為“手術室狂徒”。該國外科學會會長菲利普•莫雷爾表示:“這不是簡單的對錯問題。外科醫生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10月21日《參考消息》)
不管“手術室狂徒”最后受到什么處理,縱觀其對所從事工作的態度就足以讓人震驚。透過這件事情不難看出,責任心的缺失是導致其失敗的根源。做任何事情其實都需要責任心。沒有責任心,就會視工作為兒戲,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麻木不仁。做手術是這樣,抓安全也是這樣。就拿《太原鐵道》報“曝光臺”披露的基層單位的問題通報來說,絕大部分問題都是由于作業中職工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而引發的。當班離崗、睡大覺、簡化作業程序、盲目臆測、值乘期間東張西望精力不集中、工作期間隨意接聽手機等吊兒郎當、熟視無睹、置若罔聞的惰性的背后,說到底就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再往深說是對自己、家庭和單位的不負責任。遵章就要負起責任,不負責任就是違章!“違章就是自殺、殺人、犯罪”。可想而知這是多么大的安全隱患!這種“惰性”一旦成為習慣,就會演變為工作的“大敵”,直接危及行車安全。為了維護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為了工作的效果效率,必須要摒棄敷衍了事、不負責任的弊端。
梁啟超曾經說過:“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實際上,負責的“苦”與盡責的“甜”是互為因果的。安全生產尤其如此。只有通過苦干實干、吃苦奉獻,才能在致力于安全的過程中體味“苦盡甘來”。養尊處優、無所事事、精力旁騖、不想也不愿吃苦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這種感覺。在影響安全的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三個方面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首要的、決定性的。心入才能深入。各級干部只有深入下去了,沉到一線了,全身心投入了,責任到位了,安全生產才能多一些勝數和把握。各級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只有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要求的“大力發揚真抓實干的精神,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把安全的使命牢記于心,我們的隊伍中才會多些“拼命三郎”和魯迅所說的“埋頭苦干的人”,才能像白求恩那樣做到“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從而少些“事后諸葛亮”,杜絕“手術室狂徒”類似事件的發生。
上一篇:安全“緊箍咒”要天天念
下一篇:人的生命不能讓位于生產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