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宋人軼事匯編》,恰好看到陳堯咨練箭的故事。故事講述陳堯咨善于射箭,無人能比,為此,他很驕傲自滿。一天,他在自家的花園里練習射箭,賣油的老頭來到了一旁觀看,但卻對他的高超技能不以為然。他很生氣,問其故。老人道:"沒有別的奧秘,你只是手熟罷了。"接著,還演示往銅錢眼注油的手藝給他看。陳堯咨見后很是愧疚。
讀完整篇文章,我想我們企業的安全工作人員在生產工作中,千萬不要向陳堯咨學習,尤其是生產一線員工更要引起重視,不能因為有點成果、成就和經驗就存在驕傲自滿心理,沾沾自喜,從而放松了學習和警惕。
謙受益,滿招損。如果我們只看到眼前的些許成績而驕傲自滿,那么等待我們的也將是滿招損的后果。因此,我們生產人員任何時候都要以謙虛謹慎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待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問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顆螺絲釘的松懈,可讓整個機械癱瘓。事故和災難,很多時候都是在驕傲和自滿中發生的。記得這樣一則消息:某同志在電力一線工作了二十余年,任何安裝維修都難不倒他,他一直在大伙的稱贊和羨慕中度過。一日,他滿不在乎的帶電為動力客戶調試控制開關。就在即將把故障處理結束的時候,一聲爆響,眼前白光一閃,他的手背被強大的電弧灼傷。事后他說,都是自信和驕傲惹的禍,沒想到小河溝里翻了船。作為奮戰在電力企業生產一線的員工,大家都應該聽到和遇到過這樣的事例。毛澤東曾說過,對待敵人,在戰場上要藐視,在戰術上要重視,我想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線工作人員,日復一日地奔走于電力故障現場,每天都能遇見及處理很多大小故障。我想,不管咱們怎么熟練和高明,都不要驕傲、自滿,都要嚴肅慎重對待每一次施工任務。因為任何一次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人身傷亡和設備毀壞,很多血和淚的教訓時刻在警醒著我們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麻痹的思想和行為只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事故發生后,決策者分析,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當事人分析,碰上這種倒霉事,只是運氣不好。一線職工常把安全歸結于運氣上的觀點。殊不知,安全實與運氣無關。
決策者在分析事故原因提到其偶然性時,談到某一設備在某特殊運行條件下,已不能具備安全生產的能力,而正遇上某一職工按標準化作業進行操作,結果事故依然發生,這個職工就被大家稱為運氣最差的。在實際生產中,沒有偶然性的事故隱患,只有必然性的安全監管不力。試想,如果我們平日對設備仔細進行巡視,就不難發現其安全隱患,如果我們在操作前,多留點時間進行危險點分析,對啟用設備進行安全檢測,那事故就不會發生了。
如果把安全歸結在運氣上,我們就不需花如此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要抓安全了,僅靠運氣來保安全,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企業都將處于被動局面,隨時等待著事故的發生。企業安全得不到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試問,這樣的企業還會有員工冒著生命的危險來謀職嗎?
安全與運氣無關,只有安全管理的作為與不作為,作為與不作為和安全有著直接關系。“安全靠運氣”是一種放棄或輕視管理的消極態度。持這種態度者,不相信安全生產產能夠實現能控、可控、在控管理。倘若員工存在這種思想,會導致違章行為的時常發生,安全危險點的頻頻出現,最終將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倘若管理者存在這種思想,將會對習慣性違章熟視無睹,對安全規定漠不關心,那天天求神仙、拜菩薩也無濟于事,安全事故接連發生。
因此,安全生產要長抓不懈,無論任何時候,都要提高警惕、遵章守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個人和企業安全生產,才能保證家庭幸福。多一份自律,就多了一份安全的籌碼;多一份警醒,就擁有了一張通往安全的綠卡。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讓悲劇不再重演,讓人生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