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這是唐朝詩人杜荀鶴的詩作。它告誡人們往往身處險境時,如果采取措施嚴加防范,就會平安無事。卻在那些看似安全的“平流無石處”,疏忽大意而發生了事故。這在我們的安全生產過程中值得引以為戒。
當前,我們正面臨著迎峰度冬、抗旱臨時供用電等工作任務。如何做到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安全,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安全生產是一項沒有終點的系統工作,需要我們放眼大局,著手細節。古人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決定成敗。所以,越是在安全生產局面長久穩定的情況下,越是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事事、處處看清“平流無石處”所面臨的安全風險,細心鏟除那些安全生產中潛伏的各種安全隱患,居安思危,見微知著。認真吸取“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的經驗教訓,提高安全警惕,自覺克服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僥幸心理,堅決糾正那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一切陋習。
“行百里路半九十”。要取得安全生產一百天、一千天的成績較容易;要完成安全生產一萬天、十萬天、甚至更大的業績,那就會有一定的難度,何況安全生產是一項沒有終點的系統性工作。所以,越是在安全生產局面長久穩定的情況下,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事事、處處重視“涇溪石險”所面臨的安全風險,謹防那些“平流無石處”暗藏的危機,就會奪取安全生產的新勝利。
上一篇:安全 ,一個鄭重的承諾
下一篇:安全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