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單位查隱患保安全“跟著烏云走”,成功應對了今年的“凡亞比”臺風。
什么是“跟著烏云走”呢?根據某報9月29日的報道,筆者理解,“跟著烏云走”,就是“看云出動,聞雨上線”,加大施工線路、站車、道口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力度,確保運輸安全。
毫無疑問,“跟著烏云走”,是戰勝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保證列車安全運行的一個成功做法。但是,將其作為一條經驗來宣傳,恐怕是不全面的。筆者以為,如果不是提倡“跟著烏云走”,而是提倡“走在烏云之前”,豈不是更好些?這也就是說,確保運輸安全,不僅僅是“看云出動,聞雨上線”,而是云未來之前、雨未下之前,就出動,就采取果斷措施,以防止極端惡劣天氣對鐵路運輸的突然襲擊。這正如打仗一樣,不是敵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了,才考慮仗怎么打,而是事先搞好偵查,摸清敵情,制定好作戰方案,以致敵人來了,給其以致命打擊,簡單地“看敵出動,聞敵槍上膛”,有時是要吃苦頭、吃敗仗的。宋人許洞說得好:“善用兵者,防亂于未亂,備急于未急。”
如今,科學技術非常發達,天氣預報臺(站)也很多,我們是能夠在云未來、雨未下之前,了解天氣情況,進而采取果斷的保安全措施的。“走在烏云之前”,是主動的作戰,而“跟著烏云走”,是被動的作戰。是主動好?還是被動好?不言自明!盡管是被動作戰,取勝的機會有時也是有的,譬如某單位這一次,但其意義、作用和影響,遠遠不如“走在烏云之前”。
全球氣候變化最重要的兩個表現:一是全球變暖,一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多和增強。這最重要的兩個表現,對鐵路運輸安全的影響都比較大,特別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破壞性更甚。我們鐵路職工必須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最重要的兩個表現,不但抓緊時間學習氣象知識,掌握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規律、特點,做到未雨綢繆,把保安全的措施和辦法,實施在事件發生之前,而且切實加強同當地氣象臺(站)的聯系,及時了解近期天氣變化的情況,知悉烏云和暴雨何時到來,以便有針對性地維護運輸安全。這樣做,是不是“走在烏云之前”呢?
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是強降水、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重點多發地區。很多鐵路線穿越這些地區。長年在這些地區工作的鐵路職工,切莫簡單地“跟著烏云走”,應更多地了解氣象知識和地質知識,更多地掌握戰勝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本領,把所有工作都做在事件發生之前,盡百分之百努力減少安全隱患,確保安全長治久安。
上一篇:安全生產要謹記“萬一”
下一篇:莫步入“蜘蛛修網”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