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撐起孩子生命安全的天空,各地中小學幼兒園,不論東西南北,無不盡其所能,竭其所有,打一場“保衛戰”。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然而,能否將所有的“羊圈”都筑牢,不僅僅是一個努力目標,更是一個現實難題。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地方,可以改建傳達室,請保安,購器械,搞演習;經濟處境稍差一些的地方,只能“土法”自衛,鋤頭鎮守,哨子報警;最不堪的是貧困地區的小學和家庭式幼兒園,連個鐵門都裝不上,奢談什么請保安買設備?
我們在慶幸一些孩子安全無虞之際,又無法不為另外一些孩子的安全捏一把汗。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每一條生命都是同等寶貴的,每一位家長的期待都是相同的。我們又怎能忍心看到其中一些孩子的安全在聽天由命呢?
我們無法把握那些喪心病狂者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發作,會選擇哪一處缺口對孩子下毒手,因而,我們不能不說,那些安保薄弱的校園,其實就是我們整個社會防衛體系的“短板”,學校幼兒園等機構的安全程度有多高,就取決于這塊“短板”的長度。一旦“短板”處的防衛失守,其所帶來的“二次打擊”,將會使我們本來已經脆弱的神經不堪忍受!
基于此,我們認為,所有幼兒園及中小學校園的安全防衛水平,必須有一個起碼的標準,不能滿足這一安全標準者,有關部門應該想方設法兜起這個底。無論是為了執行中央嚴打的命令,還是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履行公共管理的職責,都必須這么做。
上一篇:安全生產豈能“揠苗助長”
下一篇:不要成為那塊危害安全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