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安全生產中,經常會有猶如“禿子頭上的虱子”般的明顯問題,難以得到管理層的及時有效處理,任其長期擺在那里。問起原因,答曰:抬頭不見低頭見、伸手不打笑臉人。或曰:熟人熟事,怎好下手……諸如此種,都暗含“兔子不吃窩邊草”意思。
為何不吃“窩邊草”?筆者以為,可能問題責任人或者是領導心目中的“貼心人”;或者是干部眼中的“關系戶”;或者有著這樣那樣剪不斷、理還亂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和理由;甚或干脆就是管理者自己的“屁股”沒坐正、不干凈。
上梁不正下梁歪,為何你能做初一,我就不能做十五?難道你違章沒人管,我違紀就該倒霉嗎?村看村、戶看戶、職工看干部—你敢上房,我就揭瓦!你能做得,我就干得!正是管理層長期縱容“窩邊草”任意滋蔓的護短做法,導致其他職工紛紛擦亮他們“雪亮”的眼睛,群起效仿。久而久之,搞壞了坯子,帶歪了風氣,糟蹋了一窩子。
如果我們不經常打理“窩邊草”,那它們遲早會堵住我們的“洞口”,遮掩我們的雙眼,蒙蔽我們的心智,日積月累,終釀大禍。因此,作為講大局、識大體的優秀管理者,必須對不吃“窩邊草”的危害有一個清醒深刻的認識和把握,常吃善拔,扼于萌芽。否則,害人害己、誤國誤家,恨不當初,連一聲長嘆都來不及。
上一篇:安全生產要做到眼看、耳聽、心到
下一篇:找準安全管理的“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