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木桶想盛滿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每塊木板都必須一樣平齊且沒有破損,否則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木桶效應”,也可稱為“短板理論”。
在我們油田企業的安全生產中就存在“木桶效應”,它對油田的安全生產起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安全生產是一個緊密銜接的整體,它憑借的是企業基層的每個班組以及每個員工之間的相互配合與溝通。無論是哪一個班組或哪一個員工出現問題、發生違章,都會對企業的生產造成影響,打破整個企業安全生產的周期。
首先短板決定長板,劣勢決定優勢,這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金科玉律。不難發現,班組每一位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安全操作技能都是長短不一的。它們制約著安全木桶的容積。其次在企業的安全管理中不應有大隱患、小隱患,高級錯誤與低級錯誤之分,所有的安全管理都應該一視同仁。資金的投入,技術的使用,人員的構成應該具有一致性、同位性。同樣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安全木桶上的長板有時候就是因為一個閥門、一個螺絲、一個操作,變成了那塊致命的短板。而短板經過不斷的學習、教育會變成長板。它們之間不僅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而會產生反作用力。
在安全生產中我們要堅決杜絕“木桶效應”,應該從每一個人做起,更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對此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木桶本身是固定的,而我們每個人卻是動態的,要想讓木桶容積達到最大,因此我們必須做到:
在安全教育上,首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全面性、系統性、層次性的學習,更要加強對安全技能的掌握。其次,正確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道理,向現場學習、向實踐學習、向每個人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不要吝嗇,把所學的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此外我們在工作中要學會溝通、學會配合,要有創新發展意識。因為每一塊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順序、用途,我們要因板而異,把每一塊木板安放在合適的位置,保證木板之間銜接有致、沒有縫隙。
在安全管理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要與時俱進,學會引用借鑒,補正更新安全規章制度,剔除不必要的部分,加入有效可行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的放矢,對短板要重點督促和引導,加大獎懲力度。但也不要忽視長板,要利用它們的優勢,一對一,結對互助,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這樣長板拉長了,短板也補齊了。要分析、認清哪是長板,哪是短板,不讓短板“逍遙法外”,也不叫長板“有恃無恐”。
上一篇:安全宣講就是“答疑解惑”
下一篇:莫要忽視“心理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