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黃昏,太陽公公也變得疲憊不堪,逐漸走進太行山后,露出微光,直到消失不見。晚飯過后,我們一行三人外出散步,令人興奮的是,自從來到駐地,這還是我第一次沿著施工河道旁散步。
生活在駐地,出門便是施工的河道,河道長達6.3公里,每一段都飽含著治黃職工的艱辛與汗水。我們所在的地方屬于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南水北調,多么偉大的一項工程啊,它對我國的生態、經濟、社會都有重大意義。走著走著,十二個大字映入眼簾,“南水北調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雖是簡單的幾個字,卻是意義深遠,在不久的將來,它的作用會不斷的呈現出來。“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一名“80后”的治黃人能參與到這樣偉大的工程中而感到自豪。
放眼望去,河道兩旁是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長勢很好,由此當地居民的辛勤可想而知。天色逐漸變暗,視線也開始變得朦朧,遠處的太行山脈,就像是籠罩著一縷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在這寂靜的傍晚,忽然聽見一陣陣的轟隆聲,隨著腳步的前進,這聲音越發的清晰,走近一看,原來是工人們在施工所發出的聲音,天色漸黑,為什么還不休息?詢問過后,得知為了避免延誤工期,不影響工程進度,所以加班加點的工作。在施工現場,工人們白天忍受風吹日曬,晚上帶著疲憊堅持工作,他們的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日落西山,在平常人眼中現在已是夜晚,但在一線工作的人們眼中,仍是日不落的白天。工地的燈光已經亮起,我們也走在了回程的路上,那燈光忽隱忽現,只看見十二大字矗立眼前,令人無法忘懷。
上一篇:珍愛自己,擁抱安全
下一篇:“緊箍咒”與 “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