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使用
1、進爐水前應關閉出水閥、排污閥,蒸汽管應暢通,壓力表管路上的三通旋塞應在運行位置,然后開啟進水閥,進水至正常水位。
2、點火、升壓及封爐
(1)鍋爐點火前在爐排上鋪一層粒度為 40~50mm 的塊煤(雙層爐排鍋爐鋪在上爐排上),在煤塊上放一層細煤,然后細煤上放些木柴,除進煤口外,關閉其余爐門。此后點燃木柴將煤引燃,待燒旺后,將預拌好的含適量水份的煤均勻鋪上,一般紅火層厚度保持在 150mm,若過厚要將部分紅火通到下爐排上,若出現明火,應用煤將明火部分蓋住,如要加快蒸發速度,可在下爐排上加一些木柴,上下同時燃燒。
(2)升溫升壓時,如水位熱膨脹過高,應進行排污閥放水,使液位不得超過最高液位線。
(3)只要具備進爐水的壓力大于爐內蒸汽壓力時,就能連續燃燒,供應蒸汽。
(4)要封火停爐時需在底火上壓一層濕煤,關閉所有爐門,并將爐水進至最高水位。
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爐水位低于水位表下部邊緣;
2、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
3、鍋爐水位超過最高水位(滿水),經過放水仍繼續上升;
4、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
5、安全附件失效;
6、鍋爐部件損壞,危及鍋爐運行;
7、發生其它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
二、維護注意事項:
1、在水質符合 GB/T1576-2008規定的標準條件下,每天進行一次排污,排污量約降低 50mm水位。
2、每季打開手孔、清洗孔清除水垢一次。
3、每月清除爐內積灰二次,每年清除煙囪一次。
4、鍋爐水垢的清除,請按本規程第四條進行。
三、停爐保養
如果鍋爐準備停用一段時間,則需作好停爐的保養工作。由于鍋爐內部潮濕通風不良,又因空氣中氧氣及二氧化碳能溶解于鍋爐水中,會對金屬造成腐蝕,因此,停爐期間做好保養工作,防止鍋爐腐蝕,有以下兩種保養法:
1、濕法保養:如鍋爐停用期較短,且在需要時能迅速升溫使用,則濕法保養比較有利。
先將鍋爐內水垢污物全部去除沖洗干凈,然后將處理過的軟水進到鍋爐的正常水位,并將適量的氫氧化鈉或磷酸三鈉溶解后,加入鍋爐中,溶解成堿度為 200~
300毫克/升。
鍋水每星期化驗一次,如堿度不夠,應再加氫氧化鈉或磷酸三鈉。
2、干法保養:如停爐時間較長,應采用干法保養,保養時應先將鍋爐內部的水垢和泥渣徹底清除。然后加入軟水到正常水位,并將鍋爐用小火慢慢升壓到 0.05MPa。這時可停止燃燒,把余火及灰渣取出,打開排污閥,將鍋內水放盡,利于鍋爐的余熱將鍋爐烘干。
鍋爐全部冷卻后,打開清洗孔、手孔,將盛裝好的生石灰 4~6公斤放入鍋筒內,以吸收鍋筒內的潮氣。(爐膽與煙囪室里也放些生石灰,然后關閉所有手孔、閥門、爐門,防止潮氣進入。保養期間應定期檢查)。
四、水垢的清除
由于鍋爐給水不處理或選擇水處理方法不當,管理不善等原因而使鍋爐不同程度上結有水垢,應設法用手工或化學方法除垢。
1、手工除垢:先打開清洗孔和手孔,用鋼絲刷、鏟刀進行人工清除受熱面的水垢。
2、化學酸洗除垢:化學酸洗應由持證的專業酸洗單位進行。
上一篇:立式燃焦炭蒸汽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下一篇:乙炔氣瓶安全操作使用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