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對公司吊裝工程施工操作規程及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做了規定
本標準適用于吊裝工程的安裝施工。
2、吊裝工程施工方案應根據橋梁的結構形式跨度,安裝高度,吊裝的工程量,構件的重量,單位現有起重設備,現場環境等因素進行多方案的研究、分析實施。
3、規程
3.1吊裝方案應符合下列原則。
3.1.1能保證工程質量,工程成本低。
3.1.2能保證安全。
3.1、3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
3.1.4能利用本單位的現有起重運輸機械和設備。
3.1.5有利于其他設備安裝等工序的施工。
3.2吊裝索具
3.2.1白棕繩:白棕繩一般用于起吊輕型構件作為受力不大的纜風、溜繩等。
3.2.2鋼絲繩:鋼絲繩是結構吊裝中的主要繩索,強度高、韌性好,耐磨、磨損后外部產生許多毛刺容易檢查,便于預防事故。
鋼絲繩安全系數表
用 途 |
安全系數 |
用 途 |
安全系數 |
作纜風 |
3.5 |
作吊索無彎曲時 |
6—7 |
用于手動起重設備 |
4.5 |
作捆綁吊索 |
8—10 |
用于機動起重設備 |
5—6 |
用于載人升降機 |
8—10 |
3.3鋼絲繩使用滿意事項
3.3.1鋼絲繩穿過滑輪時,滑輪槽下口的直徑比繩的直徑大1—2.5毫米,過大繩容易壓扁,過小鋼絲繩容易磨損,禁止使用輪緣破損的滑輪。
3.3.2應定期對鋼絲繩加潤滑油,以減少磨損和腐蝕。
3.3.3存放在倉庫里的鋼絲繩應成卷排列,避免重疊堆放,庫中應保持干燥,以防鋼絲繩腐蝕。
3.4手拉葫蘆
3.4.1掛葫蘆的構架必須牢固可靠,葫蘆使用前要檢查機件,銷子鏈條、剎車等。工作時葫蘆的掛鉤、鋼絲繩、捆扎等裝置必須牢固。完好可靠,方準開吊。
3.4.2拉動手鏈時,應均勻和緩,不得猛拉。不得在與手鏈在不同平面內進行斜向拉動。以免造成跳鏈卡環現象,防止失靈,重物自墜。
3、4.3在吊物件時,要有專人指揮。除操作葫蘆的人員外,在起吊物件下,嚴防他人通行,嚴禁工作人員站在吊物上操作。
3.4.4參加起吊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帽等。
3.4.5起重設備、用具要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檢查、保養、加油,外借歸還,必須驗明完好后方可使用。
3.5吊裝扒桿
3.5.1起重量小,高度較低的扒桿可參照有關資料制作,起重量大而高的扒桿應進行結構設計,按圖制作。
3.5、2扒桿需要高度應考慮重物起吊的高度,吊具本身高度,扒桿傾斜度和符合余量(可按1.5米考慮)經計算決定,防止高度不夠而翻工。
3.5.3木質扒桿的木料應堅決順直,嚴禁使用有腐蝕、裂紋、傷痕等缺陷的木料。
3.5.4由多根木料鋼木混合構成較大的扒桿時,應使用鋼絲繩纏綁,使組合緊密,成為整體。
3.5.5扒桿豎立前先檢查滑車組,繩索、地錨等,高度不大的扒桿可直接拉動風纜使之豎立,高度較大的扒桿底部同時牢靠固定。
3.5、6扒桿需要風纜數量應根據起重數量、起重高度、繩索強度等決定。人字扒桿風纜的數量不得少于2根:后風纜坡度均1:2(直比平)前風纜受力較少,其坡度可稍陡些,扒桿前傾度不宜大于5:1。
3.5.7使用前應對扒桿進行全面檢查,然后進行試用,各部分設備均應符合要求,方可正式起吊。
3.6纜風
3.6.1纜風與地面的夾角一般取30°(如場地有夾角可適當增大)。人字扒桿的前后纜風一般在3根(前一根后二根)以上。
3.6.2下班在架設纜風前,必須選定好纜風點,挖埋好地壟,埋設深度應在一米以上,取原木(直徑15—20公分)長二米一根,然后壓上石塊,使纜風埋設牢固,并使纜風達到安全系數值,工作時每根壓力纜風繩必須有專人監視,工作時地壟處纜風應成直線,不允許產生角度。
3.7絞磨、卷揚機
3.7.1絞磨只宜在要求的起重速度不快、牽引力不大、缺乏卷揚機的情況下和輔助工作中使用,鋼絲繩應自磨口下方繞入,從上方退出,并在始磨心上始終保持4—6圈鋼絲繩,鋼絲繩自絞磨引出后,應在絞磨旁的木樁上繞一圈,再用人力拉住,絞磨地錨應牢固,并設有固定裝置。
3.7.2卷揚機一般用于物件起吊后運輸階段,使用卷揚機應首先確定好卷揚機的位置,地錨應牢固。
3、7.3穿在物件上的鋼絲繩一端聯結吊鉤,另一端繞過地滑輪通向卷揚機(或絞磨),開動卷揚機慢慢收緊鋼絲繩,使物件按照預定的方向運送。
3.7.4卷揚機筒上的鋼絲繩,在工作時不能全部放盡,一般保留2—3圈,以防鋼絲繩的末端松脫而發生事故。
3.7.5卷揚機的使用,必須專人開關,聽從統一指揮。使物體平衡運送。
3.8船頭板
3.8.1船頭板,軌木與滾移構件,構件重量較輕時可用木走板和鋼管滾筒,使用個數應根據荷載決定,以免壓板。
3.9起吊安裝
3.9.1各種吊運機具設備特別是纜索架橋設備安裝制作完工正式使用前,必須組織試吊,以檢查各部位的準備工作的可靠性。
3.9.2試用前應全面檢查各種纜索、加立索、牽引索、扣索、風纜是否均勻、扒桿、地壟是否穩固,各項設備操作觀察、指揮及安全人員是否全部進入崗位,并做好準備。
3.9.3所有各種吊運工具設備運行時,必須經常仔細檢查、保養,如發現損壞、松動或其它不正常情況,應及時修理和更換。
3、9.4構件移動時的吊點位置應按設計規定,板、梁移運擱置過程中受力情況應綜合考慮,以保持移動過程吊裝就位過程的穩定安全。
3.9.5安裝就位時,應放置墊木,墊木應在吊點處,上下層墊木必須在一條直線上,使板、梁平穩放落,安全就位,如落位不準確應再次重放,不得用撬棍移動梁、板。
3.9.6安裝油毛墊座時,應先檢查墩臺支承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將雜質砂石掃清,再鋪墊油毛氈,梁板安裝后與支承面間不得有空隙、翹動現象。
3.9.7梁板安裝完成但尚未灌筑橋面混凝土鋪墊層前不準機動車輛直接在主梁板上行駛,以免損壞梁板。
3.9.8構件必須到達規定的強度方可吊運、安裝。
上一篇:裝載機安全操作規程
下一篇:混凝土真空吸水泵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