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煤礦發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人死亡。礦井通風方式為分區抽出式,礦井需要總風量4700M2/min,總入風量5089M2/ min,總排風量5172M2/min。該礦2000年經瓦斯等級鑒定為低瓦斯礦井。事故地點位于-水平某采區左翼已貫通等移交的準備采煤工作面。事故調查組確認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責任事故,其中事故的原因是:
1、事故直接原因: 兩掘進工作面貫通后,回風上山通風設施不可靠,嚴重漏風,導致工作面處于微風狀態,造成瓦斯積聚;作業人員違章實驗放炮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
2、事故間接原因(為什么會有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 (1)安全管理松散,安全責任制不落實。兩掘進工作面貫通后,礦各級領導沒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對巷道貫通和貫通后通風系統調整實施現場指揮。風門沒有專人管理,致使風門打開,風流短路,造成準備采煤工作面微風,導致瓦斯積聚。
(2)瓦斯檢查制度不健全,瓦斯檢測員漏崗、漏檢。沒有制定瓦斯檢測員交接制度,沒有按規定檢查瓦斯、漏檢、假檢。在沒有對工作面進行瓦斯檢查情況下,違章指揮工人進入工作面作業。
(3)違規作業。貫通后的通風系統構筑物未按設計規定材質要求安設木質調風門,而是設擋風簾,漏風嚴重,造成準備工作面風量不足。(4)“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混亂。瓦斯檢測員未經礦務局培訓就上崗作業;瓦斯日報無人檢查和查看,記錄混亂;通風調度水平低下,不能協調指揮生產。
(5)技術管理不到位。巷道貫通和通風系統調整計劃與安全措施等,礦總工程師未按規程規定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審批,導致作業規程編制內容不全,無針對性安全措施和明確的責任制,無法指揮生產。
(6)安全投入不足。全礦共有9個作業地點,僅有14臺便攜式報警儀使用,全礦無瓦斯報警礦燈,二道防線不健全。 (7)采煤工作面接續緊張,導致只注意進尺,不注意安全,無規程作業,違章指揮現象經常發生。
問題: 1、請回答這次事故調查組如何組成和傷亡事故調查的基本程序 2、請闡述這次瓦斯爆炸發生的條件和預防的主要技術方法。3、請根據事故調查組分析的事故原因,為該礦擬訂事故整改和預防措施。
答案:
1、由省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組織煤炭、公安、監察、工會及相關專家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1)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理(2)收集有關物證和事故材料;(3) 對事故相關人員進行調查;(4)對現場進行必要拍攝或照相,繪制事故圖;(5)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6)對事故提出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 (7)編寫事故調查報告;
2、瓦斯爆炸發生的條件及預防的主要技術方法 引起瓦斯爆炸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定濃度的瓦斯;一定溫度的引火源;足夠的氧。
預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技術方法:防止瓦斯積聚;杜絕井下火源和危險性火花;采取隔、抑爆技術措施。
3、事故整改和預防措施。(1)該采區左翼工作面要立即停產整頓,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待系統穩定后,組織測風員和瓦斯檢測員進行風量測定和瓦斯濃度測定,風量和瓦斯濃度均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后,方可移交生產。(2)加強瓦斯管理,健全瓦斯管理制度。(3)要加強重點瓦斯工作面管理工作。
(4)要加強對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鑒定工作。(5)要增加礦井安全投入,健全瓦斯檢測的“二道防線”,確保安全生產。(6)加強安全技術培訓工作。(7)加強礦井通風技術力量。(8)合理組織生產,杜絕違章指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