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埠分公司機械一隊擁有113臺新老不同的設備,而這些設備的維修保養和修理,全部是有該部門的維修保養組和計劃修理組完成的。為了出色的完成這一繁重艱巨的任務,這兩個班組自挖潛力,自力更生,自強不息,自我發展,取得了驕人的勝利。
自挖潛力,戰勝時間
一位哲人說過“時間就象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是有的。”面對繁重的修理任務,維修保養組充分發揮了“擠”的精神。早上7:20左右,組長就到分工室查看上晝夜遺漏下來的故障機械,然后對故障機械進行初步判斷。7:50左右,在分工室里,班組長則根據各類機械故障特性,針對每個修理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合理分工,并對修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一一進行詳細布置。不要小看這提前10分鐘的分工。兩班組46人,每天增加460分鐘,也就等于多一人上班。
今年,前方生產異常繁忙,設備的使用很多,加上國產設備新老不一,出現的故障多而雜,修理人員堅決做到在有配件的條件下,不讓故障機械過夜。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不知加了多少個班,有時甚至加到深夜十一二點,從沒有人中途放棄過,更不計較個人得失。面對重點設備,由于故障出現都是隨機性,無可換設備的,為了設備的及時搶修而不影響前方生產,全組分幾檔人員,小靈通夜晚不可關機,隨時隨地準備進廠搶修。在修理人員加班的同時,設備保養人員也不甘示弱,紛紛參與前方加班,12名保養人員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參與一線生產,一個月加班達200人次。但113臺設備的保養和當班未作業設備的交接例保怎么辦,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本有職工作,上了早班,連上到下午5點30分,上了中班,第二天繼續上白班,把保養及交接工作完成得有聲有色。維修保養組正是這樣自挖潛力,發揮“擠”的精神,戰勝一個又一個生產高峰,保證了前方生產,也為前方生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設備保障。
自力更生,降本節支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企業發展的主題,更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創見節約型班組是這兩個班組奮斗的目標。
在部門領導的言傳身教下,兩班組員工深深知道“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道理,同時也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以前的“要我節約”轉到現在的“我要節約”。雖然只是兩個字的順序改變,但其表現出的意思卻有很大的改變。現在每位員工在更換任何一個零部件時,總是要問自己三個是否:一、是否有修理價值,二、是否可修理,三、是否有可利用的零件。只有在得到全部否定后,修理人員才會將更換的故障零部件丟到垃圾筒中。否則,就對癥下藥進行修理或者將有利用價值的零件拆下,清洗,存放好,等待在下次修理中作為零件。在這種節約的氛圍里,拆開了以往遺留下來的故障馬達、發電機,對毀壞的無法修理的零部件丟棄,對有用的進行重新裝配,累計修好馬達35只,發電機15只。自力更生,發揮聰明才智,自制吊車的保險杠,各車型的油箱蓋,各種型號的軸,套,螺絲,修補水箱,油箱甚至缸體。雖然這些制作和修補節約的成本不是很大的數字,但可以及時對設備進行修理,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更可貴的是員工們的節約意識和那種全心全意為前方服務實際行動。
自強不息科技攻關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修理過程中,我們的修理人員自強不息,進行小技改,QC改造,科技攻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提高設備的性能,降低設備的故障率。有的減輕司機的勞動強度,方便設備的維護和操作。有的是改進作業工具,提高作業效率。有的是改進修理工藝,延長設備的壽命。今年,計劃修理組實施規范化修理,大大延長了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壽命。自制叉車的套齒,大大提高了盤圓的作業效率和貨運質量。維修保養組對自卸車的車頭翻轉裝置的改進,大大降低了司機在做“四交八查”時的勞動強度。改進Q25牽引車的飛輪齒圈安裝工藝,大大延長了齒圈和馬達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牽引車的故障。Q25牽引車的剎車系統改造,提高了牽引車的安全性能。還有其他的小技改就不用提了。這些改造,技改有的也許會得個什么獎的,有的就節約那么幾百元的小節約,有的就將設備的性能就提高了一點。但我們的改造者自強不息,只要向有利的方向前進,就繼續改進。我們不要那些榮譽和表揚,我們要提高設備的性能,提高作業效率,方便設備的維護和操作。
自我發展,教育新人
計劃修理組主修整車二保,整車小修,發動機,變速箱,差速器,變矩器。技術含量高。而人員是由新老員工合理搭配。該班組有“黃埔軍校”的美譽。在這里,老員工真正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為了加深新員工的理解和記憶,在修理的過程中,會做些小動作,藏些小的,不引人注意的零件。讓新學員找原因,同時組長會對新學員進行抽問,手里拿的是什么配件,叫什么,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特征。而新員工虛心學習,勤學好問,刻苦鉆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修理水平。在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作用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去年剛畢業到我隊的大中專生,在一些項目修理中可以獨當一面了。
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是我們執著無悔的追求。正是這執著的追求,維修保養組和計劃修理組全體員工自挖潛力,自力更生,自強不息,自我發展,不但出色完成了月加班200人次,和113臺設備的保養和交接。而且為前方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機械設備。盡管前方生產的要求很嚴格,很繁多。但我們保證了各種機械設備的最大需求,超過各機型的考核臺次。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怎樣做好特殊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