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樹立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應從人性化的管理角度著手。“意識”是一種思想覺悟,是對事物認識的一種心理觀念。在整個安全生產管理系統中,它屬于“最高版本”軟件——可以安裝、控制、復制、識別等系列系統操作,而且比任何一種軟件或硬件都復雜。它要隨著社會生產管理發展的進步,同步更新才能滿足系統的驅動要求。員工安全生產意識的強弱,直接反映到企業的安全文化、安全行為以及經濟效益。
正所謂“物競天擇,事在人為”。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我們應把員工的安全意識作為管理的核心,力求員工的安全意識接近“本質安全”。形成本質安全的意識,操控本質安全的事物和環境等,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要“樹立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落實:
一、 提供一個安穩的工作平臺
根據社會的形勢反映,絕大多數工人出來工作都是只為了能夠賺多點錢養家糊口。工資、獎金等福利代遇,成了他們出賣勞動力的主要原因。企業給予的工資或工價如果太低,他們就會存在很多不滿的心態(如暫時做著先、做不做無所謂、貪方便強行多干點增加工作量等等不正確的觀點和行為),從而誘發種種不安全因素的出現,給安生產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要確保員工安心地工作,必須要從員工的根本利益著想。讓員工意識到自己在目前的企業工作,是當前工作市場最佳的位置。
二、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工作環境
要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首先在物資方面必須要到位,舍得投入,把搞好安全文明施工當創造良好的利潤來抓。從生活區到生產區采取“三維”(縱向、橫向、立面空間)于一體的布局,在滿足生活與生產的需求前提下,設立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和環保綠化設施,并配置可靠/有效的警示標識/標牌;根據不同的工種,制定相應的防護用品使用規定,從頭戴安全帽、眼戴防護眼鏡、臉戴面罩、口戴口罩、腰系安全帶到腳穿防護鞋等人身防護落實措施。讓人就像進餐館自然產生想就餐的意識;進影院就有想看電影的感覺等環境“改造人”效應。從而,員工身處在一個高標準的安全環境里工作,自然會提高警惕,遵守“交通規則”。
三、提供有效可行的安全培訓教育
要真正的落實生產培訓教育,企業應“學校化”提供系統的設備設施和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避免走“形式化”或產生“失效性”。根據員工個人或集體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育,切實把關考核不及格不得錄用上崗的原則。讓員工認識到,只有工作技能沒有安全知識,一樣會危及到他們的“飯碗”。在日常生產環境中,細致地做好安全教育宣傳工作,從不同的角度不斷地向員工灌輸安全知識,使得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接受教育。同時,要善于捕捉員工的心理動態,尤其是有部分員工,工作存在僥幸心理,往往認為工作中做這樣那樣的措施太麻煩,特別是有的工作,處理問題的時間不如布置安全措施的時間長,從而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有的員工認為自己“看慣了,干慣了,習慣了”,對違章的危害雖有所認識,但總認為干過多次都沒出現過問題,何必再去找那個麻煩,從思想上就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違章行為等等。這些麻痹大意的不安全心態與行為,必須要及時采取“攻心性”的教育補救措施,防微杜絕,以免大患。
四、建立系統的獎懲體制
企業應根據法律、法規的形式,設立《企業行規》,正所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將規章制度分為強制性和一般性執行條文,將一些相關條文的“要求”變成“規定”。根據職能分配從高級領導到基層前線的工人逐層立項,使得層層對項自檢與相互監督。“規定”的內容應包括不能做什么,應該怎么樣做,違反了要怎么處理等具有指導性、可行性和約束性的條例,盡可能具體化、細節化、量化。設立《企業行規》可參考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企業標準、操作規程、技術標準、工藝標準、檢查標準、服務標準、項目管理制度(實際情況)等等制定。同時,也要設立執規行政部門執行《企業行規》,做到有規可依、執規必嚴、違規必究。例如有些執法人員所說“做朋友就做不了事情,做事情就做不成朋友”,這是有一定的深層道理。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避免“老好人”思想,不能怕得罪人,要敢說、敢管,應發揚“鐵面無私”的精神。樹立“嚴是愛,松是害”的觀念。
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勵機制,設立專門的獎罰基金庫。不能只罰無獎或有獎無罰。處罰只是一種約束手段、一個過程,他的最終目的是“自覺”。要充分認識到獎勵是調動積極性,處罰是加強約束性,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不斷地調動人員的積極性,讓強制性轉化為自覺性,這樣企業的標準化管理才會越來越成熟。
五、安全生產管理應從“點滴”抓起
落實安全生產應從小抓起,從細節抓起,越具體就表明管理越到位。尤其是高層管理者,絕不應該出現“殺雞不需動用牛刀”的心理。哪怕是一根明火的煙頭或者是一根扎腳的釘子,都應視而即理,極力提倡“以小見大”處理安全隱患的方針。其實,上級領導的重視,就是對下級管理者一個最大的支持和鼓勵(承上啟下效應)。只有源頭上的水解決了,那么旗下的支流自然會迎刃而解。最基層的員工在心靈上自然也會受到感染,意識到“共產黨”的活,必須要按規定去干。
六、管理者應以身作則
有些企業管理者手抓《管理制度》,而自己卻帶著不安全文明行為去管員工。這樣豈能服眾?作為一名管理者,最基本的就是在思想行為上應有一定的素質含量,樹立一定的管理理念,才能先發制人。“交通規則”必須人人遵守,不要以為開的是“紅牌車”,就妄自菲薄。就如有些管理者有時候不戴安全帽或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在施工現場隨意吸煙等等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行為,表面來看雖然是小問題,但對于一個標準化的管理體制來說,影響是何等深遠!
七、 安全生產超前意識
員工的安全生產超前意識,主要來源于管理者的指引和員工本身的工作經驗。他最根本的體現是識別危險源,減少或消除危險因素,事故的應急處理方法等預防性思想行為。管理者應積極鼓勵技術經驗豐富和安全意識強的員工帶動“新手”,只有這樣才能讓“新手”更貼切地掌握第一前線最基本的東西。要培養員工的安全生產超前意識,管理者首先要善于檢查和發現不安全因素,把現在時所看到的事物介入“平面思維”平臺,分析和收集各方面的不安全信息,從而由淺入深地指引員工運用“立體思維”處理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超前的防范意識。就如項目工程在未動工之前,應對項目的整體運作全過程有一個總體安全策劃,它的內容要具體到“點、線、面以及空間三維”,包括了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事物的不安全狀態、不安全事項的預設與處理等,真正起到安全生產指導書的作用。用多角度的預設方案啟發員工,在思想上有高度的安全警惕意識和反思意識,從而達成員工在行為上也是符合“本質安全”的要求。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淺談輸送電線路的防雷措施
下一篇:對加強班組文化建設的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