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這一重要思想對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安全生產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是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會主義發展生產力的最根本的要求。經濟建設與安全生產協調發展事關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大局。能不能提高統籌這一重大關系的能力,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到我們黨執政能力建設的全局,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目標的實現。
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曾作出過重要指示,胡錦濤主席是這樣指示的:“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堅持立當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而溫總理則是這樣強調的:“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對人民負責。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必須充分認識搞好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把這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搞好安全生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隨著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入人心,我們知道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貫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是統籌兼顧。
發展是第一要務,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涉及到人,給一些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傷痛,安全搞不好就不可能實現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科學發展首先要安全發展,安全發展就是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方針。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感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只有把經濟發展與社會、資源、環境等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體現發展的質量,才能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以人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健康為本,保障生命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如果不顧及人的生命健康,不顧及在生產過程中人的安全,就根本談不上以人為本。 我們要站在以人為本的高度,用科學發展觀正確認識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以人為本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安全生產始終要把保護廣大職工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與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和“五個統籌”,其核心是經濟、社會、人口、環境、資源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安全生產目的在于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切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全面部署,同步推進。
再次,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統籌兼顧的重要方面,這也直接涉及安全生產領域。目前我們的安全生產狀況與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很不協調,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通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治理,不斷改善勞動者的生產環境和安全條件,有效杜絕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把事故總量、人員傷亡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安全。
二、運用科學發展觀,解決安全生產工作的新問題
保持經濟快速發展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但客觀存在的安全生產基礎薄弱與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必將導致事故隱患的不斷出現,事故多發且難以預料。所有這些矛盾和存在的問題,要求我們必須運用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實際,深入研究分析,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加大安全投入,加大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確實提高安全意識。堅持既要發展,又要安全,做到在發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求發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強勢、快速發展,首先是要實現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證。安全生產事關職工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和諧。為此,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強化安全工作責任意識,強化安全目標責任制度,強化安全工作的約束、激勵機制。建立強有力的安全生產約束機制,尤其要樹立安全監督的權威性。安全監督要做到相對獨立,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各司其職,共同促進。要認真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大力倡導職工“干標準活、干放心活”。要強化安全機制,理順工作關系,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在安全生產中踐行科學發展觀,重在科學管理。實施科學管理,除合理的管理方法、制度建設與實施外,還必須加強培訓、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要引導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自主保安、互助保安。要針對企業多層次的用工制度,認真執行“全員培訓、崗位訓練,經常教育、廣泛宣傳”的方針,提高全體職工的技術素質、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采取脫產培訓、業余培訓、現場培訓、案例培訓等方式,不斷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從制度建設的層面根本提高安全生產、安全管理水平。
三、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強化責任落實
安全生產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搞好了安全生產工作,企業管理就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關鍵,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企業管理就會相應得到提高,因此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進一步落實監管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責任,督促監管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結合技術改造,不斷加大安全生產投入。
要不斷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抓好落實。要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工作與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考核相結合,建立有效的激勵長效機制,發生事故就要追究相應的責任。 針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督促監管企業夯實基礎,建立長效機制。安全生產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必須督促監管企業切實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把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繼續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加大專項整治工作力度,按國家和省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認真組織檢查整治。
依靠科技進步,強化安全基礎建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要把依靠科學技術,提高安全生產作為以科技推動發展重要理念。結合實際,加強基礎研究,針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中亟待解決的共性、關鍵性難題,組織開展重大安全管理課題的科研攻關活動。努力推廣普及安全高新技術,支持鼓勵企業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積極采取自動化控制和安全連鎖裝置,提高安全裝備水平,保證生產設施,生產過程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引導、鼓勵并督促企業不斷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和技術改造力度,加快落后生產力的淘汰速度,及時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和產品,強化企業的安全生產基礎。
總之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我們不僅要認清安全生產與科學發展之間的關系,更要理解必須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不僅是一種責任、一種壓力,同時也是一門科學、一種藝術、一項事業、一種樂趣。為此我們一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的要求,督促解決一些單位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的問題,落實政府、部門監管和企業責任,加大三個責任體系建設,確保發展建立在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切實得到保障、安全狀況不斷改善的基礎上,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二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責任感、使命感,切實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要高度重視人的因素,把安全生產建立在人民群眾大力支持、共同參與和有效監督的基礎上。三是按照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要求,以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監管監察執法隊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重點查找在世界觀、價值觀、權力觀、利益觀和黨性黨風黨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打造一支嚴格、公正、廉潔的執法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全力推動監管企業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促進經濟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
下一篇: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十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