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短文,說的是1986年5月12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載著人類征服宇宙的希望騰空升起,卻因為一塊小小的橡膠墊片出了問題,67秒后,價值5億美元的航天飛機連同7名宇航員的生命瞬間化為灰燼。而在安全生產中,職工們對大隱患大漏洞,都能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時治理或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結果很少出事故。可對于一些小隱患小細節卻疏于管理和防范,認為問題不大,不會出什么大事,或者對一些細小的違章違紀行為不以為然,麻痹大意,最終“習慣成自然”,釀成大禍。
這不由讓人想起了著名的“蝴蝶效應”: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經過不斷放大,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對每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引發極大的不良后果。在安全生產中,一個小隱患、一次小違章、一處小漏洞,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理和糾正,就會不斷放大,引發事故,威脅職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就會給企業、社會帶來大的危害。反之,只要正確引導,積極治理,將會產生聯動效應,不斷向好的方面發展。
古人云:“禍患常積于忽微。”在生產過程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小的隱患,實質上潛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而關注這些細節,重視這些小隱患,卻正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證。如果不及時消滅這些小隱患,任其惡化,就會逐漸演變成大隱患,就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和重視,切不可因小失大,造成“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后果。
由此可見,在安全生產中,必須從小處著眼,從點滴做起,見微知著,從查找和根治安全中的小隱患入手,嚴格要求,決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規范操作,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從防微杜漸開始,“防”在細微之處,“杜”在行動之中,折斷“蝴蝶的翅膀”,剪除“蝴蝶效應”滋生的溫床,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筑牢安全防線。
上一篇:認識安全
下一篇:思想上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