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和監察執法人員中,存在一種觀點,就是嚴格的監察執法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快速成長,妨礙地方經濟發展,而且容易使企業對安監執法有抵觸情緒。我覺得,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執法與服務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嚴格的安全監察執法就是對企業最好的服務,既能讓企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收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又能讓企業規范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事故發生、減少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
有些安監部門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專業不對口、素質不夠高,如果執法過于松懈或者只是簡單走過場,會讓企業覺得安監部門來檢查無非是查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好言相待便可輕松過關;而且有些企業未按照責令整改指令書的要求進行整改或者未整改到位又不進行處罰,也形成安監執法威懾力不夠,對企業的震動不足,間接養成企業的依賴、懶惰習慣和應付了事的思想,安全警惕放松的狀態一旦產生,后果可想而知。
安全生產監察執法是為了履行政府監管主體責任,同時也是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幫助生產經營單位發現和治理隱患,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手段只能作為一個輔助手段,督促企業重視安全和落實措施,將企業安全管理向好的方向導向。那么在安全監管中如何處理好執法與服務的關系呢?
第一,安監部門要用好行政處罰這一重要執法手段,秉承“執法先送法、監察先服務”的理念,采取先提示、后檢查,先警示、后查處,先約談、后處罰的“三先三后”人性化執法措施,并通過開展“送法下基層”、“送法進企業”等活動,主動為企業、群眾、基層提供安全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管理的難題,實現與企業的和諧共處。
第二,在安全生產監察執法過程中,要以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為著力點,以創建“優質服務、優良績效”為抓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狠抓隊伍作風建設。理順監察執法和服務企業的辯證關系:執法不是暴力,服務也不是羸弱,嚴格依照法律的要求查處違法行為雖會給企業帶來暫時的“陣痛”,實質上是“治病救人”;始終堅持“服務企業、促進發展”的理念,始終堅持在執法中加強服務,在服務中推進執法;執法中杜絕“冷、橫、硬、推、拖”現象,防止“唯罰必罰”,明確監察執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處罰,不是為了把企業“打昏”、“打死”,而是要促進企業安全發展、理性發展、長效發展,為經濟發展優化環境、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第三,讓執法行動取得效果。現在企業都能認識到,企業是出不起事故的。從安全經濟學的角度,安全生產預防性的“投入產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產出比”,這是1:5的關系。我們的處罰就是要讓企業知道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和如何不出錯,警示企業自覺規范安全生產工作,從而不發生或少發生事故,今天的處罰,是為了避免以后更大損失,這才是事故預防、監察執法的真正目的。
第四,抓好執法作風建設。監察執法做到對事不對人,堅持以人為本、以企為尊、文明執法、和諧辦案,積極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督促企業規范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增強企業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樹立安全監管的威信,形成安監執法的強大威懾力,有效彰顯安全生產法律威嚴。
只有正確處理好安全執法與安全服務的關系,才能實現公正執法、公正執法、和諧執法,達到安全效果、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同時體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