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斥資8億多元,歷經5年整治環境,使資江冷水江段水質達到二類水質標準,漁民閑置多年的漁具又派上了用場。9月2日晨,冷水江市布溪郭家橋農民段正輝,提著一桶剛從資江河中捕來的魚,笑吟吟地說,“我們又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
幾年前,該市439平方公里土地上崛起了1000余家工礦企業。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環境惡化的慘重代價:曾經魚蝦成群的資江河,水質不斷惡化,魚蝦日漸稀少,以打魚為生的漁民不得不收起漁具上岸另謀生計。
從2003起,該市先后投入環保污染治理資金8.08億元,完成82個重點治污項目,淘汰一批產能落后、生產工藝落后的生產企業,強制關閉了城區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對新招商引資項目,提高準入門檻,凡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凡是環評不過關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從源頭上遏制污染。冷水江市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環境由此得到較大改觀。經環保部門監測,資江冷水江段水質今年以來每月都達到了二類水質標準。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環境保護: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下一篇:首屆安徽省環保“十佳”評選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