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部將用5年時間,在全國基本構建起“數字環保”體系。
今日,環保部召開第一次全國環境信息化工作會議。據透露,環保部將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合作,計劃到2015年,建立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的環境信息化管理體制,形成合理順暢的工作機制,環境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國,基本構建“數字環保”體系。
與此同時,實現環境信息基礎設施整體完善,環境信息化與環保業務緊密融合,重點核心業務全面信息化,環境信息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廣泛共享,環境信息服務覆蓋環保業務全流程,實現環境業務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資源化和信息服務規范化。
環境信息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據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國環境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有較大發展,已初步建成涵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保局和5個計劃單列市環保局的廣域網系統,除西藏以外的各省級環保廳(局)和多數地級市環保局已建立門戶網站和局域網辦公系統。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控、環境應急管理、排污收費、污染投訴、建設項目審批、核與輻射管理等一批業務應用系統得以開發。
但目前許多地方的環境信息工作仍主要依靠傳統的人工模式,“捉襟見肘、難以為繼”。數據資源不能共享,基礎能力薄弱,網絡覆蓋面不足,傳輸能力偏低,機構隊伍不夠健全,全國還有三分之二的市級環保部門沒有信息中心,整個系統人員不足千人。
據了解,為解決環境信息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環保部表示將理順投入渠道,建立穩定的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將國家和地方環境信息化建設分別納入國家和地方信息化總體規劃,取得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