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東郊鎮百余家椰子加工廠隨意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導致農田河道被污染。文昌市政府分管領導及當地國土環境資源局高度重視此事,27日上午,文昌市國土局對此召開專題會議,并派出國土環境監察隊前往東郊調查椰廠排污一事。
國土環境資源部門調查摸底
27日上午,文昌市國土環境資源局關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對環境監測站、監察大隊等部門進行布置。會議一結束,相關人員馬上趕到現場去調查摸底。
執法人員在工商部門了解到,東郊鎮共有120多家椰子加工企業,其中30多家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污水。由于受污染的“橋白渠”比較長,截至記者發稿,執法人員仍在現場尋找污染源頭。
據介紹,椰子加工產業在當地有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前后形成的一些家庭式小作坊,其生產設備老舊,技術手段也比較原始落后。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商販建立的地下加工廠,也就是俗稱的“黑廠”,這些都是執法部門重點治理、打擊對象。
治理椰廠排污百姓喜憂參半
27日下午,一位東郊鎮當地居民王先生找到記者說,他們家有3口人都在椰廠上班,正常情況下,每人每日可領到50元左右的工資。老王說,椰子加工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許多村民像他一樣通過在家門口打工,就輕易增加了收入,短短幾年內,老王家和周邊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會不會一舉關掉讓我們致富的椰子廠?”成為眼下東郊居民最關心的問題。
與此同時,老王也看到,椰廠為他們帶來最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以往美麗的生態環境也在漸漸被蠶食。“一邊是椰樹成蔭風光宜人,一邊卻變成白色臭水溝。”老王說,這些也是他和眾多本地居民都不愿看到的。
據了解,盡管椰子加工為這個小鎮帶來了一定經濟收益,是要保護環境還是要經濟增長,已成為當地政府必須面臨的抉擇。
有望建設產業園區統一治理
文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清波接受南國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情況核實后,如一些個別椰子加工企業確實存在非法排放污水,情況嚴重的該整改的要整改,該嚴加處理的也不會手軟。
據陳清波介紹,文昌東郊鎮是我國著名的“椰鄉”,這里的椰子產業也是海南地方資源產業中的佼佼者。因東郊鎮地少人多,椰子加工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很多當地群眾就業等民生問題,考慮到椰廠小企業受資金等條件限制生存困難問題,在治理這些小企業上絕不能搞簡單的“一刀切”,隨便關掉幾個企業了事。
“當然,這也不是意味著椰子加工企業可以肆無忌憚的隨意排污。”陳清波說,有關椰子加工廠污染環境的舉報,以前多涉及焚燒椰子殼產生的廢氣污染,經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些都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小廠、小作坊。就在前不久,執法人員已對這種現象進行整治,現已明顯好轉。
陳清波表示,椰廠廢水排放是近期暴露出來的新問題,為改變這些椰子加工企業污染環境這一情況,市政府目前正在考慮建設產業園區,將一些存在污染的企業規劃到園區內,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這樣園區企業能在政府的支持下,產生的污水、廢氣也能集中、合理、有效的得到處理。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