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中國安全生產科研院院長劉鐵民在廣東惠州市就以《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專場報告會上明確指出,媒體對突發事件的報道,責任重大。
劉鐵民稱,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是重要的經濟調整時期,也是突發事件比較容易出現的一個敏感時期。在這樣一個時期,即使政府管理能力很強,也很難避免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比如征地、拆遷會很多,經濟調整活動會很多等,稍一不慎,就會出現公共突發事件。他認為惠州市委、市政府對這個問題有高度認識,有很高的警覺性,不僅表現在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上,更重要的是對所有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都高度重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提高各級黨委和政府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提高廣大干部對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和處置的能力。
劉鐵民指出,惠州要對石化產業帶來的安全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因為能源帶來的風險和一般的工業帶來的風險完全一樣,它有強大的破壞力。為做好風險的防范工作,他建議,一是做好規劃。對石油化工要制定專門的安全規劃,要確保不發生事故,一旦發生事故要迅速做到有效處置,不能影響周邊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規劃的內容,包括選址、整個區域交通干線的設置等等。二是做好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石化區儲存了這么大的能量,它發生事故的概率再低,也還是有風險的,必須對它進行特殊的監控。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不能僅靠企業,還要靠政府的監督和管理。三是為了防止事件發生,政府要制定專項應急預案,以確保發生事故后,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
劉鐵民強調,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媒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媒體是有能量的,它不是旁觀者。它說我如實地反映問題就行了,不是的!媒體在重大公共事件發生后,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兩個字——責任,媒體的責任不僅僅是報道事實,還在于要支持黨委和政府有效地處理事件,這是責任之一。第二是要起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在為公眾提供事實的同時,應該給他們灌輸如何把事件損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有效地應對事件、如何使事件較快地得到解決等信息,提高公眾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第三要注意客觀、準確、公正地報道事件過程。所謂如實報道,即你的消息來源有些是負面的有些是正面的,如果過分強調了某一方面的責任,那么就會給政府處理事件帶來困難,不利于事件的解決。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