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省安全監管局印發《2008年全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要點》,要求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突出抓好六個方面20項重點工作,全面提高防范和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
一、建立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市(地)應急救援機構組建率達到100%,重點產煤縣(區)應急機構組建率達到70%,企業應急機構組建率達到100%。完善省、市(地)和重點企業應急機構聯動機制,建立與氣象、地震、水利等部門協同應對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預報、預警、預防和救援機制。
二、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預案的制定、修訂、評估、發布、備案和監管,增強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開展多種形式的預案演練,提高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協同救災能力,確保預案在處置事故災難中真正發揮作用。
三、加強事故救援和預防工作。按照"隱患治理年"部署,組織救援隊伍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救援隊伍與本地無救援隊伍的高危企業簽訂救助協議,開展預防性監督檢查,及時消除重大隱患。組織開展應急專項檢查,強化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
四、加大應急管理工程項目建設推進力度。積極推進大慶、雞西、雙鴨山、七臺河和鶴崗市應急平臺建設試點,優化整合資源,實現應急信息資源共享。積極推進省級應急救援基地和骨干救援隊伍建設,提高實戰能力。
五、加大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工作力度。積極推動鄉鎮、村屯和中小企業應急管理工作,在基層發展建設自救互救組織和志愿者組織。加強應急救援正反兩方面案例分析和總結評估工作,探索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的新辦法。定期開展應急資源普查,建立應急資源數據庫。
六、加強應急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制定應急培訓計劃,指導各地開展應急培訓,在各類安全培訓課程中增加應急管理內容。重點做好《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宣貫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