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的作用,引導廣大企業和職工參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加強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努力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形成群策群防的安全生產新局面。
二是加快推進制度創新,大力培育安全生產中介組織,建立健全注冊安全工程師認證管理制度,逐步將安全生產評價、培訓、咨詢、檢測檢驗等事務性工作轉移到相應中介組織,提高安全監管的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是進一步發揮商業保險促進安全生產的積極作用,探索將商業責任保險機制引入安全生產領域的方式和途徑,逐步建立起符合各行業安全發展需要的責任保險制度,為安全生產提供新的保障。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