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強各生產經營環節的日常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杜絕“三違”。
二是做好各類生產設備和安全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加強對防雷、防靜電、現場報警等裝置的定期檢測,提高安全設施的完好率,確保安全裝備硬件可靠。
三是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技術規程的規定組織生產經營,不具備生產經營條件的,應立即停止生產和經營。
四是配置、完善各類防暑降溫設施和裝備,在生產經營場所、值班間、休息室、員工宿舍等場所采取有效的通風降溫措施,改善作業和休息環境,并為一線作業人員提供必要的降溫藥品及飲料。
五 是依法、合理組織生產,嚴格控制加班、加點,盡量縮短每班次作業人員的工作時間,預防作業人員過度疲勞導致生產事故的發生。
六是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工作,落實具體監控措施,制定好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七是廣泛開展對職工高溫季節安全生產和防暑降溫及中暑急救知識的教育,增強職工自我保護能力和防范意識,防止因缺乏安全知識而導致的工傷和中暑事故的發生。
八是加強應急管理。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臺風和暴雨天氣的預報、預警,盡早做好高溫、臺風、暴雨天氣非煤礦山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應急管理工作,切實防范由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