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域廣闊,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基礎條件較為薄弱,自然災害頻繁,安全生產欠賬多,特別是道路交通路況差、戰線長,安全監管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州委、州政府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夯實基層基礎,深化綜合治理,狠抓工作落實,全州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2004年至2007年,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不安全因素相對增多的情況下,全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8%和20%。2008年1-7月,全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32人,占省政府下達控制指標的26.7%,同比下降33.3%,下降幅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12.1個百分點,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狠抓工作落實:
一是通過健全制度抓落實。州政府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為核心,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監督檢查和考核,用制度保障安全生產工作常態化。州安委會牽頭,建立了州、縣、鄉鎮和村四級責任體系,明確安全監管責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突出強調州、縣、鄉三級政府和部門分管領導不僅要對各自分管工作負責,也必須對分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道孚縣從縣長、部門主要負責人到一般干部,全部交納數額不等的安全生產責任金,年底進行考核,兌現獎懲,真正把"一崗雙責"制度落到實處。
二是通過夯實基礎抓落實。甘孜州委、州政府針對全省地域廣闊、安全監管戰線漫長的實際,堅持安全監管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通過不斷深化"安全生產示范鄉鎮"活動,在總結50個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建設的基礎上,將全州1/3的鄉鎮納入安全生產監管規范化建設,并進一步向行業、企業和村社延伸。通過建立健全鄉、村安全生產監管體系,依法明確鄉、村安全監管職責,成立機構,配備人員,賦予相應權力,發給適當報酬,使各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得到制止,在廣大鄉鎮和農牧區,安全生產群眾自治和自我管理的成效開始顯現。
三是通過深化隱患整治抓落實。州政府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和省政府的部署,圍繞隱患治理年各項工作,深化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從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以及思想認識、規章制度、技術管理、現場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排查,實行跟蹤督辦、逐項整改銷號,做到整改內容、標準、措施、時間進度和責任人"五落實"。堅持重大隱患公告制度,在《甘孜日報》陸續公告了272項重大隱患整治項目,已整治完成267項,投入整改資金1341萬元。
四是通過加大投入抓落實。州、縣兩級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重大公共安全隱患整改、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生產支撐體系建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同時將鄉村安全監管人員津補貼、農村客運補貼、安全生產獎勵等納入財政預算。在機構編制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州政府增加州、縣安監部門行政編制,批準成立州、縣安全生產監察執法機構,將省核定的88名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執法類事業編制進行分解落實,并逐步配備專用執法車輛和現場監督檢查設備,做到編制、經費、裝備、人員"四落實"。進一步調整充實鄉鎮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了村級安全生產協管員,州、縣安全監管部門人均年工作經費達到2.3-5萬元標準。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工傷保險及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等制度,州、縣安委會組織相關部門對安全生產各項經濟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對不及時落實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
五是通過宣傳培訓抓落實。甘孜州通過自培和外援培訓等方式,積極組織對縣鄉領導干部、安全監管監察人員、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充分利用廣大藏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全社會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在"安全生產月"等活動中,以歌舞表演、文藝演出等形式,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六是通過嚴格執法抓落實。積極整合部門安全監管力量,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對涉及多個部門的農用車違章載人問題,將農機監理人員納入公安交通協管員范圍,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包括行政監察機關、安全監管部門、檢察機關等部門參與的州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溝通協調工作聯席會議,制定《甘孜州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責任考核標準(試行)》,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加大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