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個周末,上午八時許,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淑村礦井下新東軌坡頭一堆道軌旁,礦機關支部書記任學良站在道軌上,在給機關25名干部們講:“我腳下的這些道軌,172106巷道急需鋪上,礦黨政信任咱機關干部,讓咱們抬出去裝上車盤,轉運172106巷道,咱們也借周末實實在在義務一下,為降本增效做點貢獻”。
道軌每根8米長,350多斤,他們六個人一組,其中一人喊號。“注意了,手抓緊道軌,齊上右肩”。起!喊號者大喊一聲,8米長的軌道上了6個人的肩。“站穩,慢慢走”。喊號人大聲喊著。第一組、第二組、四組人員依次間隔10米而行。巷道內坑坑洼洼,有20多米不足1.6米高,喊號者不時提醒:“稍稍彎腰,注意碰頭”。又有30多米底板上有砟石、枕木、廢鐵軌,喊號者又提醒:“抬高腳步,注意絆腳”。
抬出去100多米到了車盤旁,六個人又在號令下一起把軌道放到車盤上。一根、兩根、四根、八根。兩趟下來人人已是汗流滿面,四趟下來不少人上衣后背都濕了。他們三個鐘頭抬、裝了80根道,這80根道當班就轉運到了急需巷道。又隔了兩天,機關干部們又如法炮制,將另一堆60多根道軌抬、裝到車盤上,滿足了生產急需。兩次義務勞動,粗略算省下了40多個人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