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8月9日播出節目《興寧礦難調查》,以下為節目實錄。
8月7日下午1時30分,廣東省梅州市興寧的一家民營煤礦——大興煤礦突然發生特大透水事故。透水地點發生在大興煤礦地下420米的掘進工作面上,當時在井下有100多名礦工,除4人逃離礦井外,其余的都被困在了礦井里。我們的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趕到了事故現場。
記者:“我現在是在廣東省興寧市的大興煤礦,8月7日這里發生特大透水事故,現在正在抽水,但是礦工們告訴我們現在進展還是很慢。”
2005年8月8日晚上9點多,在大興煤礦主井的井口記者看到:從井道里拉出來一條長長的水管正在往外排水,而旁邊的一條管道也在不停地通電抽風。
在入井口記者見到了從興寧市的雙豐、園興、石下等煤礦趕過來的救援隊員,他們告訴記者,從8月8日早上九點鐘到現在,他們在礦井口整整守侯了十二三個小時,由于現在井下的水位很高,他們目前還無法進入礦井實施救援,只能等待抽水泵盡快把水抽完。
救援隊員說:“現在下面的水太多,無法下井救援。”
在礦井旁,黃槐鎮政府的工作人員正在登記水位的變化情況。
工作人員曾東安說:“現在水位已經下降,但不明顯。”
曾東安告訴記者,目前井下有兩個排水泵24小時不停地在運轉,但是由于水位一直居高不下,現在救援人員只能在井下100米左右的深度及時監測水位的變化情況,并不能到達被困礦工所在的工作面。曾東安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接到井下救援人員的水位報告。在水位登記表上,記者看到,盡管目前抽水泵不斷地往外排水,但是水位僅僅是以每小時二三十厘米的速度在下降,而據專家預測,井下的積水達到了20萬立方米。
工作人員說:“目前下面還有1000多立方米的水。”
在現場守候了半天的救援隊員告訴我們,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要抽空底下的水至少要1個月。晚上10點多鐘,為了加大抽水的速度,記者看到,從江西運來的支援水泵已經運到,隨著水泵的到來,又有鄰近煤礦支援的人員達到了。
江西支援搶險人員:“我們是從江西過來的,在后面還有開灤的。”
支援搶險人員:“我們是保障電力供應的。”
興寧礦難發生后,梅州市政府立即上報了黨中央和國務院,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做出了批示,要全力搶救井下的被困礦工,8月7日,國家安監總局也啟動了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全力組織事故搶救工作。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李毅中局長、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趙鐵錘局長在接到報告后,也率有關人員連夜趕赴了事故現場,指導事故搶救、組織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事故發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也在第一時間也趕往了現場,指揮搶險工作。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要落實領導指示,全力搶救井下礦工。”
現在礦井內積水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的蓄水量。搶險形勢異常嚴峻,廣東省采取一系列舉措積極展開救援:一、采取一切措施排水,搶救井下礦工。二、準確查清井下被困工人數目。三是查找一切有關大興礦井的資料,為搶險工作提供依據。四是搶救工作和事故調查同時進行。我們還記得,就在上個月14日,興寧剛剛發生過一起煤礦透水事故,16名礦工死亡,僅僅過去三個星期,興寧再次發生百人以上的礦難,那么,興寧煤礦接連透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從前方得到消息,大興煤礦的搶險工作還在緊張進行。被困的上百名礦工中有20多人是本地人,其余的都來自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其中湖南籍礦工占了一半。事故發生之后,他們的工友也在盼望奇跡的發生。在礦井旁,是礦工們擺放自己名字牌號的地方,空著的地方就是目前北困在井下的工人們。
我們見到了一個這位從附近煤礦趕過來的救援礦工,他正在黑板欄上搜索著自己江西同鄉的名字。這位礦工告訴我們,從早上到現在,他已經在這里看了幾遍,還是沒有找到老鄉的名字。
在黑板前,記者注意到有一位工作人員一直在登記著工人的名單,但對記者的提問,他更多地是選擇沉默。
已經是深夜12點多了,在礦井旁邊,記者看到一些大興煤礦工作的礦工們,他們默默地守候著,等待著井下的最新消息,從8月7日下午事故發生的30多個小時里,他們中很多人都是這樣默默地等待。
采訪中,這些礦工們告訴記者,他們是事故發生前最后一批到達井下作業的工人。8月7日早上7點多,他們剛剛從井下上來,誰也沒有想到幾個小時后,會突然發生這么大的透水事故,而當時井下多達100多人還在作業。
礦工:“前幾天搞整頓,我們沒下去工作,前天剛開始上班,昨天就出事了。”
8月9日凌晨,記者得到井下被困礦工的最新統計數據。
興寧市煤炭局副局長陳桂浪:“據統計,井下現在的人數是123個。”
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由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以及臨近煤礦抽調600多人組成的搶救人員,正在開展搶救。駐地部隊也派出100多名官兵參與救援。就在救援工作緊張進行的時候,井下礦工的家屬也在焦急的等待親人的消息。
8月8日晚上12點多,記者在興寧市黃槐鎮中心小學見到了剛剛從廣州趕過來的鄧必偉夫婦和二弟鄧必學,他們的弟弟鄧必程正在井下被困。
鄧必偉:“昨天晚上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飯也沒吃。”
今年53歲的鄧必偉在廣州的建筑工地打工,20多天前他的左腳被工地的斗車砸碎了兩根骨頭,駐著拐杖依然還是非常費力。一聽說弟弟鄧必程正被困在發生透水事故的礦井下,他說什么也要過來看看。鄧必偉告訴我們,他們是湖南懷化人,因為家境不好,兄弟三人來到了廣東打工,而30歲的弟弟鄧必程至今還沒有成親,原本打算在外邊攢夠了錢再回家的。
鄧必偉:“下半年準備回家娶媳婦的。”
黃槐鎮中心小學的幾間教室成了從各地趕過來的礦工家屬們的暫時寄宿地,他們有的用幾張桌子拼成一張床,有的則干脆在地板上打起了地鋪。雖然已經是凌晨1點多了,但是他們中很多人無法入睡。一位礦工家屬告訴記者,自己的弟弟出來打工已經三四年了,因為平時經常要加班加點,他很少打電話回家,而家里人至今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另一位礦工家屬叫劉尤貞,今年才25歲,從8月7日下午得知丈夫被困井下,她就一直守候在礦上等待自己丈夫的消息,而因為傷心過度,她的身體幾乎虛脫。劉尤貞告訴記者,自己家里還有兩個小孩,大的才三歲,小的還不到兩歲。本來都指望著丈夫在礦上每個月掙上幾千元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是現在她不知道失去了這個頂梁柱,自己怎么支撐這個家。
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迅速開展對受困人員家屬的接待安置,成立礦難事故安置組,抽調450人,成立了100多個工作小組,負責家屬安撫。我們注意到,大興煤礦的這次透水事故,已經是興寧一個月之內發生的第二起礦難。7月14日福勝煤礦16名礦工遇難,礦難的直接原因也是透水,714礦難吞噬了16條生命。而這次礦難又把123名礦工推到了死亡線上。
714礦難發生之后,廣東省政府要求興寧當地的煤礦全部停業整頓。可時隔不到一個月,同樣的災難再次發生了,那么這次大興煤礦透水事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記者了解到,發生特大透水事故的大興煤礦是一家私營煤礦,1999年由國有煤礦轉制而成,年設計生產能力3萬噸;在轉制之前,這個國有煤礦的上面是一些小煤窯。
大興礦職工寧先生:“國有煤礦在下面做,小煤窯在上面做,小煤窯全部下馬了,這個水層就全部停留在上層了。”
在救援指揮部的現場示意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大興煤礦旁邊是采空區,上面是一層隔水層,在隔水層的上面就是一個很大的水洼,煤礦的工人告訴我們,這片大面積的積水就是以前小煤窯開采留下的。在水底下作業,危險性肯定增加了,那么,在開采時沒有考慮到這種危險性嗎?
興寧市煤炭局副局長陳桂浪:“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轉制以后采取了堵水的方案做一個隔離面,在隔離面下面進行開采。”
根據現場搶險專家的預測,大面積的積水跨度從負120米到正260米,巨大的空間儲水量大概在1500萬到2000萬立方米之間,相當于一個中型水庫的容量。
一位礦工就:“現在就是全塌下來了。”
這位礦工所說的是否就是真實的呢?在現場,記者采訪到了任救援總指揮的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
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現在看起來原因主要是煤層的傾斜度比較大,地下采空以后,整個煤層就會塌下來,防水墻就被拉通了。”
大興煤礦實際上在頭上頂著一個地下水庫,工人挖煤冒著很大的風險。7月14日,福勝煤礦出事之后,大興煤礦也被要求停產整頓。而就在停產整頓其間,這家煤礦仍然在頂風挖煤。
記者在大興煤礦的調度室里看到了一張責令停產整頓的通知書。7月14日興寧市羅崗鎮的福勝煤礦發生透水事故、16人遇難后,興寧市的煤礦都被下令停產整頓,但記者了解到在停產十多天后,大興煤礦就又開始開工了。
礦工:“我們是前天上班的,昨天就出了事。”
興寧市煤炭局副局長陳桂浪:“在整頓期間發生了事故,現在屬停產整頓期。”
不僅如此,興寧市煤炭局副局長陳桂浪告訴記者,這個煤礦在1999年轉制后,就一直沒有辦理采礦證和工商營業執照,應該屬于非法經營。
陳桂浪:“他們缺采礦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而記者了解到,大興煤礦從1999年轉制為私營以后就一直在生產,為什么一個沒有辦理采礦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的礦還正常生產了6年,而且在停產整頓期間也公然開工了呢?
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現在正在調查,目前看來他們沒有真正的停產整頓。”
記者:“為什么連續發生兩次礦難?”
游寧豐:“是安全生產監管不到位,礦主沒有真正履行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
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告訴我們,從現場初步勘查的情況看,這次礦難很可能是因為防水層被破壞造成的。
一個無證的煤礦居然生產了6年之久,這也暴露出了安全監管的漏洞。事故發生之后,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指出,這次事故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故,省委、省政府沒有很好地盡到領導責任,梅州市和興寧市監管職責不到位,礦主違法違規組織生產,直接導致了此次特大生產事故,教訓極其深刻!但我們了解到,事實上在事故發生之前,一些礦工已經發現礦井要出事了。那他們為什么還是要冒險下井呢?
采訪時,這些礦工告訴記者,其實早就兩個多月前他們在井下作業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井下煤層有滲水的現象。
礦工:“在290米的位置,當時說是用水泥糊上了,說沒有事情了。”
礦工們告訴記者,當時礦上對于煤層滲水的事情只是簡單的用水泥糊了糊后,依然開始讓工人們繼續下井作業。
礦工:“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六月份滲水的時候我們說不干了,但老板說‘安全金’不退,所以我們只能堅持到現在。”
工人們所說的‘安全金’就是大興煤礦每個工人每月的工資中都扣除的5%的安全風險金,按照礦上的規定,如果在一年之內沒有發生任何工傷事故工人們將拿到全額的安全風險金。
而記者了解到,工人們不僅為了能在年末拿到一筆為數不小的安全風險金,讓工人們咬著牙、冒著生命危險到水底下作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水下作業比水上作業的報酬要高得多。
一位江西來的礦工告訴記者,只要能吃苦,在水底下作業,每個月能拿到3000元到5000多元,,有的甚至達到了6000多元,而在水上作業,最多只能拿到一半,因此為了養活一家人,這些礦工都選擇了鋌而走險。
我們了解到,安全風險金應該是由礦主向安監部門繳納的,而在大興煤礦,礦主卻把這筆錢轉嫁到了礦工身上。
今天,有關部門就事故最新情況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在這次礦難調查時說,這是一起典型的‘礦主賺錢、礦工受難、政府買單’的惡性安全生產事故。而就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煤礦安全監察局長座談會上,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強調,今年下半年要突出落實六項措施,推進煤礦安全工作。重點包括:一、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第81次常務會議精神,推進煤礦瓦斯集中整治的深化;二、加快職能轉變,督促落實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工作職責;三、繼續落實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強化煤礦安全源頭管理;四、貫徹依法治安方針,加大監察執法和事故查處力度;五、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營造遵章守法、關愛生命的社會氛圍;六、加強自身業務建設,不斷提高監察執法水平。
主編:梁軍 記者:羅垠 盧小波 詹麗清 攝像:張明 黎亞軍 編輯:向華
CCTV-2《經濟半小時》播出時間:21:30、00:30、12:30、16:40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