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山西煤礦老板團購悍馬汽車為何如此刺眼
2005-08-11
來源:新浪網
| 瀏覽:
評論:
收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山西煤礦老板團購“悍馬” 山西煤礦老板們
團購20輛悍馬的新聞近日因十分刺眼而被廣泛轉載。這一新聞的價值不是由買車本身獨立形成的,而是它出現在礦難新聞頻傳的具體情境之中,使名車與礦難之間產生了自然而然的關聯性和聯想性。
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稱,僅今年上半年,全國煤礦事故就死亡2672人,同比上升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進入7月份以來,又相繼發生多起特大煤礦事故。國家安全監管局副局長梁嘉琨分析認為,除煤礦的自然條件差、開采方式落后、從業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超能力生產等原因外,煤礦安全投入欠賬巨大,是導致事故頻頻發生的重要原因。對于安全投入欠賬的原因,媒礦行業的解釋是,煤炭價格太低,所以導致安全投入乏力。
就在礦難接踵而來、煤礦安全投入欠賬巨大、煤礦業主喊窮的情況下,山西煤礦老板的20輛悍馬悍然開進了人們的視野!報道說,在太原,一位煤礦老板一人就擁有3輛勞斯萊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整個山西私人擁有賓利、悍馬、勞斯萊斯等頂級豪華車的數量已突破100輛。這些富豪大多數是煤礦老板,這些名車身價都是數百萬元。其中,賓利車一直是手工精雕細琢的英國皇家御用車,其頂級配置車型在中國的售價是888萬元,一個中國農民要不吃不喝地干3000年才能買得起!山西因煤而富,造就了眾多千萬富豪。
新華社記者曾經這樣描述礦工的工作:腰挎重達10公斤的礦燈和自救設備,腳套長筒雨靴,在昏暗中深深淺淺走了3個多小時,當記者從山西汾西礦業集團雙柳礦礦井地下300多米坐罐籠返回地面時,已是大汗淋漓,腰酸背疼。但“累”字卻實在不敢說出口,因為此時還有600多名礦工兄弟在井下已經干了近8個小時。幾乎所有的煤礦上班時間都是從礦工到達工作面算起,而不包含入井、出井、走巷道所需的大約兩個小時,也就是說,每個礦工每天在井下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由此可見,礦主名車的每一滴油,都耗去礦工的千萬滴汗水。
這一邊,礦工因安全設施匱乏而實際上在閻羅王隔壁工作;那一邊,礦主們揮金如土在比闊———在礦難、煤礦安全欠賬、千萬富豪礦主之間產生聯想對比,還需要特別的想象力嗎?
據有關方面分析,幾乎所有的煤礦事故都是因為違法生產所導致,管理混亂的小煤礦尤其是當前煤礦安全的重災區。因此,國家安監總局要求7月13日之前未能獲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煤礦都要進行停產整頓,整頓后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律關閉。但“湊巧”的是,7月14日,廣東興寧羅崗鎮發生一起煤礦透水事故,廣東省政府要求當地煤礦全部停業整頓,然而興寧大興煤礦卻置若罔聞,仍嚴重違規經營,最終導致了“8·7”透水悲劇。
煤礦這么大,并不像在山邊挖個貓兒洞難以被人發現,但在礦難頻仍,警鐘長鳴時,違規生產為什么得不到制止?是誰“忽略”了這一重大顯患?
從山西煤礦老板團購名車新聞中,我們已經知道煤礦主富得流油。是不是“有錢能使煤變白”?——違規生產得以延續與礦主很有錢之間,人們又該產生什么樣的聯系和聯想?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