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訊記者彭嘉陵報道:2003年,黑龍江省煤礦死亡人數比上年下降49.4%。特別是12月份,全省各類煤礦均未發生死亡事故。
這是黑龍江省圍繞構建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取得的成果。首先是強化煤礦安全生產責任機制,為四個重點產煤城市增配了專管煤礦安全工作的副市長,在全省26個年產煤炭30萬噸以上的縣(市、區)增設了專管煤礦安全的副縣(市、區)長,在12個年產煤炭10萬噸以上的鄉鎮增設了專管煤礦安全的副鄉(鎮)長,37個國有重點煤礦配備了專門負責通風安全的副礦長。
建立了煤礦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近三年,在國家投入2.1億元基礎上,省財政又投入2.41億元,為國有重點煤礦安全補欠。此外,市、縣(市、區)政府和各類煤炭企業,在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中投入資金6.5億元,專項用于地方小煤礦安全基礎設施的技術改造。為確保安全投入有固定資金來源,省政府提高了煤炭企業安全技措資金的提取比例,國有重點煤礦由原來噸煤0.5元提高到2元,地方煤礦按噸煤3元的標準提取。這樣,2003年全省各類煤礦新增安全專項資金1.62億元。
建立了煤礦安全數字化網絡監控機制。以瓦斯防治為重點,為802處小煤礦安裝了主扇風機監控儀,為109處高突礦井安裝瓦斯監控系統,全省聯網,有效監控。此外,還建立了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機制、地方小煤礦安全風險承擔機制以及激勵約束機制。
《人民日報》 (2004年02月04日 第六版)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10萬人死于車輪:誰是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