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合肥4月21日電 記者劉杰、何聰報道:記者在安徽淮南礦區看到,潘一礦、潘三礦兩個3萬立方米的瓦斯儲氣罐巍然聳立。目前,淮南礦業集團已經建成16萬立方米的民用儲氣罐,有14000多戶居民用上瓦斯燒水煮飯。淮南礦業集團用科技和管理的繩索縛住瓦斯惡魔,使之變成了清潔能源。
淮南礦區瓦斯絕對涌出量每分鐘高達820立方米,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1300立方米,高居全國煤礦之首;茨系V區歷史上是瓦斯事故重災區,特別是1997年11月,潘三礦和謝二礦相繼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件。事故“炸醒了”淮南礦區:瓦斯不治,礦無寧日。
淮南礦業集團董事長王源說,瓦斯爆炸事故是由于投入不到位、技術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和人的行為不到位造成的。1998年起,淮南礦業集團開始加大資金投入治理瓦斯,僅2003年就投入5億元用于瓦斯治理,整改A級隱患11處;2004年開始每噸煤抽取10元設立瓦斯治理專項基金。
2003年來,淮南礦區瓦斯得到基本治理,杜絕了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茨系V業集團從1949年到2002年的百萬噸煤炭死亡率4.01,降到了2003年到2004年的0.46。
一項由集團公司與科研院所聯合完成的科研課題———“復雜條件下高瓦斯煤層群瓦斯抽放”,在礦區的各個礦井應用,投資7億多元的瓦斯發電廠開工建設,今年利用瓦斯發電能力達到1.69萬千瓦;投資3280萬元,改造和新建18臺共92噸燃氣鍋爐陸續開始燃燒瓦斯。瓦斯抽采量由1996年的500萬立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5億立方米,抽采率達到41.5%,利用率達到40%左右。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